最近有好多新手爸媽在問「新生兒血管斑」的問題,看到寶寶臉上或身上突然出現紅紅的斑點,真的會讓人很緊張。其實這種情況在嬰兒中很常見,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不過還是要了解一下它們的特性跟注意事項。
先來講講最常見的兩種血管斑類型:
類型 | 外觀特徵 | 好發部位 | 自然消退率 |
---|---|---|---|
鮭魚斑 | 淡粉色、平坦 | 後頸、眼皮、額頭 | 約80%在1歲前消退 |
草莓狀血管瘤 | 鮮紅色、隆起 | 臉部、頭皮、軀幹 | 約90%在9歲前消退 |
鮭魚斑其實就是俗稱的「天使之吻」或「鶴咬痕」,很多台灣老一輩都會說這是被鶴鳥叼來的痕跡。這種斑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而且隨著寶寶長大就會慢慢變淡。不過如果是長在眼皮上的話,可能要稍微注意一下會不會影響視力發展。
草莓狀血管瘤就比較特別了,它會在出生後幾週內快速長大,看起來就像一顆鮮紅色的小草莓。雖然看起來有點嚇人,但其實它自己會慢慢縮小。不過如果長在眼睛、嘴巴附近,或是長得太大顆,可能就要考慮找醫生處理。
最近有家長問到「黃金投資」跟寶寶血管斑的關係,其實是完全不相關的啦!不過倒是有個有趣的比喻:就像投資黃金要長期持有才會看到價值,對待這些血管斑也需要耐心等待它們自然消退。除非是特殊情況,不然急著處理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帶寶寶回診時,醫生最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包括:「這個斑會不會越長越大?」、「需不需要擦藥?」、「長大會留疤嗎?」。其實只要斑沒有突然變大、潰爛或出血,通常只要定期觀察就好。如果真的擔心的話,現在也有雷射治療可以選擇,不過通常會建議等寶寶大一點再考慮。
新生兒血管斑是什麼?新手爸媽必看的小知識
各位新手爸媽們,看到寶寶身上突然出現紅紅的斑點是不是很緊張啊?別擔心~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在新生兒身上很常見的「血管斑」,其實大部分都是良性的,而且很多會隨著時間慢慢變淡喔!
血管斑簡單來說就是皮膚下的小血管增生或擴張造成的,通常出生時或出生後幾週內會出現。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鮭魚斑」,長在後頸部、眼皮或額頭,像被親吻過的淡紅色印記;另一種是「草莓狀血管瘤」,凸起的鮮紅色斑塊,看起來像草莓一樣。這些斑點雖然看起來嚇人,但其實不太會影響寶寶健康啦~
血管斑類型 | 外觀特徵 | 好發部位 | 消退時間 |
---|---|---|---|
鮭魚斑 | 淡紅色平坦斑塊 | 後頸、眼皮、額頭 | 1-2歲自然消退 |
草莓狀血管瘤 | 鮮紅色凸起斑塊 | 臉部、頭皮、軀幹 | 5-7歲逐漸消退 |
葡萄酒色斑 | 暗紅色平坦斑塊 | 臉部、四肢 | 不會自行消退 |
要注意的是,如果血管斑長在眼睛周圍、嘴巴附近,或是面積很大、長得很快,最好帶寶寶給小兒科或皮膚科醫生檢查一下。現在醫療技術很進步,就算需要治療也有雷射、藥物等選擇,不用太擔心~
平常照顧有血管斑的寶寶其實跟一般寶寶沒什麼不同,只要注意不要讓斑點部位受到摩擦或撞擊就好。洗澡時水溫不要太熱,避免刺激皮膚。如果斑點有破皮或出血的情況,記得先用乾淨紗布加壓止血,然後趕快帶去看醫生喔!
寶寶臉上紅紅的是血管斑嗎?醫師來解答
最近好多新手爸媽都在問:「寶寶臉上紅紅的是血管斑嗎?」其實嬰兒臉上的紅斑有很多種可能,不是所有紅紅的都是血管斑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種常見的狀況,讓爸媽們可以稍微判斷一下,不過當然還是要給專業醫師看過最準確喔~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新生兒紅斑」,這個通常在出生後2-3天出現,看起來像蚊子叮的小紅點,有時候中間還會帶點白色膿頭。這種多半是寶寶剛來到新環境的暫時性反應,大概1-2週就會自己消退,不用特別處理。另外「粟粒疹」也很常見,特別是鼻頭和臉頰上白白的小點點,這個是因為寶寶的皮脂腺還沒發育完全造成的。
紅斑類型 | 外觀特徵 | 出現時間 | 是否需要治療 |
---|---|---|---|
新生兒紅斑 | 小紅點帶白色膿頭 | 出生後2-3天 | 通常不需要 |
粟粒疹 | 白色小點點 | 出生後1-2週 | 不需要 |
血管瘤 | 鮮紅色隆起斑塊 | 出生後2-4週 | 需追蹤觀察 |
葡萄酒色斑 | 平坦的紫紅色斑 | 出生時就有 | 需專業評估 |
如果是「血管瘤」的話,外觀會比較明顯,通常是鮮紅色隆起的斑塊,而且會隨著時間變大。這種通常在出生後2-4週才出現,前幾個月可能會快速長大,但多數在1歲後會慢慢消退。不過如果長在眼睛、嘴巴附近,或是長得特別快,就要趕快帶去給醫師看喔!
還有一種是「葡萄酒色斑」,這個從出生就會有,看起來是平坦的紫紅色斑,不會突起也不會消退。這種斑可能會隨著寶寶長大而顏色變深,如果出現在臉部特定位置,有時會合併其他問題,建議早點給醫師評估比較好。爸爸媽媽如果發現寶寶臉上的紅斑持續很久都沒消,或是形狀、顏色有變化,最好還是帶去給小兒科或皮膚科醫師確認一下比較安心。
最近好多新手爸媽都在問:「為什麼新生兒會長血管斑?成因大公開」,其實這在寶寶身上超級常見啦!這些紅紅的小斑點看起來可能有點嚇人,但大部分都是良性的,而且很多會隨著時間慢慢變淡或消失。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血管斑是怎麼來的,還有它們的特性是什麼。
先說最常見的「鮭魚斑」,這是一種淡紅色的斑塊,通常出現在後頸部、眼皮或額頭。這種斑是因為微血管擴張造成的,台灣人俗稱「天使之吻」或「鸛鳥咬痕」,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愛?這種斑大約有30-50%的新生兒會有,通常1-2歲就會自然消退,不需要特別治療。
另一種是「草莓狀血管瘤」,這種就比較明顯了,會凸出皮膚表面,像一顆紅色的小草莓。這種血管瘤在出生後幾週才會出現,而且會快速長大,大概到寶寶6-9個月大時達到最大,之後才會慢慢消退。雖然看起來有點嚇人,但90%以上在5歲前都會自己好起來。
血管斑類型 | 外觀特徵 | 好發部位 | 出現時間 | 自然消退率 |
---|---|---|---|---|
鮭魚斑 | 淡紅色平坦斑塊 | 後頸、眼皮、額頭 | 出生時就有 | 1-2歲消退 |
草莓狀血管瘤 | 鮮紅色凸起腫塊 | 臉部、頭皮、軀幹 | 出生後幾週出現 | 90%5歲前消退 |
葡萄酒色斑 | 暗紅色平坦斑塊 | 臉部、四肢 | 出生時就有 | 不會自然消退 |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葡萄酒色斑」,這種斑是暗紅色的,而且不會自己消退。如果長在臉部特定位置,可能會合併其他健康問題,建議要帶寶寶給小兒科或皮膚科醫生檢查。這種斑現在可以用雷射治療,效果還不錯,所以爸媽們也不用太擔心。
其實這些血管斑的形成,主要跟胎兒發育時期的血管生成異常有關。有些是血管擴張,有些是血管增生,還有些是血管畸形。雖然確切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跟遺傳、環境因素可能都有關係。重要的是爸媽們要學會觀察,如果斑塊突然變大、出血或潰瘍,就要趕快帶寶寶去看醫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