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旅行相簿時,突然被那個「山 字」形狀的書籤勾起回憶。台灣人愛爬山是出了名的,從郊山到百岳,每個人的手機裡總有幾張站在三角點比YA的照片。說來有趣,這些年爬山的人多了,連帶周邊商品也越來越豐富,光是紀錄登山旅程的文具和小物就讓人眼花撩亂。
記得去年在登山用品店看到這組超實用的旅行剪貼素材,特別適合我們這種愛寫登山日記的人:
商品類型 | 特色 | 適合情境 |
---|---|---|
山脈貼紙組 | 含玉山、雪山等台灣百岳輪廓 | 標記攻頂路線圖 |
霧面防水標籤 | 可手寫日期與海拔高度 | 黏貼在裝備或相簿頁面 |
地形圖紙膠帶 | 1cm寬度方便裝飾頁面邊框 | 製作行程表或氣象紀錄 |
有次在PTT爬山版看到網友分享,他把每次登山的票根都收在透明袋裡,旁邊用立體泡棉膠貼上「山 字」造型的木質印章,翻頁時還會微微凸起,這種小細節讓整本相簿活了起來。現在很多手作社團也流行用雷射切割的山形卡紙,疊貼在照片周圍做出層次感,像我這種手殘黨就直接買現成的壓克力山脈書籤,插在重要的行程頁當分隔線。
說到這個,前陣子逛文創市集還發現有趣的東西——專為山友設計的「登山紀錄印章本」,內頁印好高度曲線圖,可以直接蓋上各個山屋的紀念章。老闆說靈感來自日本御朱印帳,但改成了台灣人熟悉的檜木香封面,連橡皮章都是中央山脈的形狀。這種結合傳統與新意的設計,讓單純的紀錄變成很有溫度的收藏。每次翻開本子,彷彿又聞到當天的晨露和箭竹草香。
台灣人最愛爬的10座入門級小山推薦,這些路線不但風景美、難度低,還能讓新手輕鬆享受登山樂趣。台灣雖然不大,但從北到南都有適合初學者的步道,不管是想運動流汗、拍照打卡,還是單純想親近大自然,這些小山都能滿足需求。
首先推薦台北的「象山」,雖然海拔只有183公尺,但步道完善、交通方便,30分鐘就能攻頂,還能俯瞰101大樓和台北盆地,是許多台北人週末運動的首選。再來是「陽明山二子坪步道」,全長1.8公里幾乎是平路,推嬰兒車或輪椅都能輕鬆走,沿途綠意盎然,夏天還能賞蝶。
中部的「大坑9號步道」也是熱門選擇,雖然有些木棧道和階梯,但坡度平緩,沿途有農夫市集可以補給,爬完山順便買新鮮蔬果回家超方便。南台灣的「柴山」則以獼猴聞名,步道多樣化,從輕鬆的石灰岩洞路線到稍微挑戰的珊瑚礁岩地形都有,還能順便看海景。
山名 | 地點 | 特色 | 適合對象 |
---|---|---|---|
象山 | 台北 | 市區夜景、交通方便 | 想快速爬山的新手 |
二子坪步道 | 台北 | 平緩好走、生態豐富 | 家庭、長輩 |
大坑9號步道 | 台中 | 農夫市集、木棧道 | 喜歡邊走邊逛的人 |
柴山 | 高雄 | 獼猴、海景、珊瑚礁地形 | 想體驗生態的登山客 |
七星山 | 台北 | 火山地形、溫泉 | 想挑戰稍陡路線的人 |
虎山 | 台北 | 溪流步道、自然生態 | 喜歡親水環境的人 |
觀音山 | 新北 | 硬漢嶺展望佳、土雞城 | 想吃美食的登山客 |
飛鳳山 | 新竹 | 雲海、相思林步道 | 攝影愛好者 |
大凍山 | 台南 | 日出雲海、闊葉林 | 想看日出的早起族 |
鯉魚山 | 台東 | 卑南文化、環山步道 | 文化與自然兼顧者 |
這些小山雖然不高,但各有特色,像是新竹的「飛鳳山」能看到雲海,台東的「鯉魚山」結合了卑南文化遺址,讓爬山不只是運動,還能長知識。台北近郊的「虎山」則有溪流相伴,夏天走起來特別清涼,是避暑的好去處。
如果想稍微挑戰進階一點的路線,可以試試台北的「七星山」,雖然海拔1120公尺,但步道規劃完善,沿途還能欣賞火山地形和硫磺噴氣孔,登頂後視野超棒。新北的「觀音山」也是不錯的選擇,爬完山還能去土雞城大快朵頤,補充體力。
週末去哪?北部5條超chill的登山步道,讓你在都市叢林中找到喘息的空間。台北人真的很幸福,不用跑太遠就能擁抱大自然,這些步道難度都不高,適合全家大小或情侶約會,還能順便拍美照打卡,絕對是週末放鬆的首選!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全長約1.8公里,坡度平緩到連嬰兒車都能推,根本是「最親民的陽明山步道」。沿途樹蔭超多,夏天走也不會曬到頭昏,終點的二子坪遊憩區有超大草坪,帶野餐墊來躺著看雲超享受。偷偷告訴你,清晨來還能遇到散步的台灣藍鵲喔!
步道名稱 | 長度 | 特色 | 交通方式 |
---|---|---|---|
二子坪步道 | 1.8km | 無障礙步道、野餐聖地 | 陽明山遊客中心轉乘108 |
金面山剪刀石 | 2.3km | 360度台北市景、網美岩石 | 捷運西湖站步行15分鐘 |
銀河洞越嶺步道 | 1.4km | 瀑布仙氣廟宇、IG熱點 | 新店捷運站轉乘公車 |
觀音山硬漢嶺 | 3.2km | 挑戰性階梯、淡水河全景 | 蘆洲捷運站轉乘公車 |
軍艦岩親山步道 | 1.6km | 特殊砂岩地形、日落絕景 | 捷運石牌站步行20分鐘 |
金面山剪刀石根本是台北版的迷你劍龍稜線!雖然要爬些岩石,但難度比看起來簡單多啦。登頂後那個視野真的無敵,101、松山機場、圓山大飯店一次收眼底,傍晚來還能捕捉超浪漫的夕陽。記得穿防滑鞋,岩石區拍照要小心喔~
說到仙氣爆棚的步道,銀河洞越嶺步道絕對排前三!藏在山壁裡的呂洞賓廟搭配飛瀑,根本是武俠片場景。步道前半段是石階,後半段變成原始山徑,沿途蕨類茂密到像走進侏羅紀公園。建議雨後幾天來,瀑布水量夠大拍照更壯觀。
最近天氣開始轉涼了,正是爬山的好時機!這些步道我都親自走過好幾遍,每次都能發現不同驚喜。記得帶足水和防蚊液,穿雙好走的鞋,週末就出發去吸收芬多精吧~(小提醒:軍艦岩步道夏天比較曬,建議清晨或黃昏去喔!)
新手如何準備第一次登山?裝備清單大公開
第一次登山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對吧?別擔心,這篇就是要來幫你搞定所有裝備問題!台灣的山林雖然美,但該帶的東西真的不能少,尤其是新手很容易忽略一些小細節。我自己剛開始爬山時也踩過不少雷,現在就把這些經驗分享給你,讓你第一次登山就能輕鬆上手。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鞋子,千萬不要穿普通運動鞋就衝上山!建議選擇專業的登山鞋,至少要防滑、包覆性好。記得提前穿幾次磨合,不然新鞋直接上山很容易磨出水泡。再來是背包,20-30公升的大小最適合一日行程,要有腰帶分擔重量才不會走到肩膀痛。
服裝部分要掌握「洋蔥式穿法」,台灣山區天氣變化大,從排汗衣、保暖層到防風外套都要準備。別看夏天很熱就只穿短袖,海拔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會降6度喔!
必備裝備清單
類別 | 物品 | 備註 |
---|---|---|
衣著 | 排汗衣、保暖中層 | 避免棉質,濕了會失溫 |
防風外套 | 山頂風大必備 | |
裝備 | 登山鞋 | 建議中高筒保護腳踝 |
登山杖 | 下坡減輕膝蓋負擔 | |
糧水 | 行動糧(能量棒、果乾) | 隨時補充熱量 |
水(至少1.5公升) | 夏季需帶更多 | |
其他 | 頭燈 | 預防摸黑下山 |
簡易醫藥包 | 優碘、彈性繃帶、止痛藥 |
記得打包時把常用物品放外側口袋,像水壺、行動糧這些。背包重量盡量控制在體重的1/10以內,新手別逞強背太重。另外手機雖然方便,但山區常沒訊號,最好下載離線地圖或帶紙本地圖備用。
天氣預報一定要看,台灣午後雷陣雨很常見,雨衣絕對不能省。如果去中級山以上,建議多帶一套備用衣物放車上,下山後能立刻換乾衣服超舒服。最後提醒,垃圾務必帶下山,保護山林才能一直有美景可以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