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大馬路旁的生活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啊!我家就住在台北市中山區的八德路旁,每天從早到晚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心跳聲。雖然交通超級方便,下樓轉個彎就有公車站和捷運站,但那個噪音真的是要人命,特別是半夜還會有改裝車呼嘯而過,常常睡到一半就被吵醒。
說到住大馬路旁的優缺點,我整理了一個表格給大家參考:
優點 | 缺點 |
---|---|
交通便利,公車捷運就在家門口 | 噪音問題嚴重,特別是深夜時段 |
生活機能超好,便利商店、餐廳應有盡有 | 空氣品質較差,灰塵多 |
房價相對巷弄內的房子便宜一些 | 隱私性較低,路人很容易看到家裡 |
叫外送超級快,幾乎不用等 | 安全考量,低樓層要特別注意防盜 |
我最受不了的就是灰塵問題,明明早上才擦過的桌子,下午就又一層灰。我媽還開玩笑說我們家根本是「灰塵收集場」,每個禮拜都要大掃除一次。不過住久了也練就一身本領,現在聽到救護車的聲音都能自動判斷是從哪個方向來的,連鄰居都說我可以去當交通指揮了。
說到救護車,住在主要幹道旁真的三天兩頭就會聽到警笛聲。一開始還會緊張地跑到窗邊看發生什麼事,現在已經完全無感了。倒是家裡養的狗每次聽到都會跟著一起叫,搞得好像牠也是救護車的一部分似的。這種生活雖然吵鬧,但也充滿了城市的活力感,特別是晚上看著車流燈光,其實還蠻浪漫的。
我發現住大馬路旁最棒的就是外送服務,不管是foodpanda還是Uber Eats,幾乎都是隨叫隨到。有時候半夜想吃宵夜,也不用擔心店家太遠,因為大馬路旁的餐廳通常都營業到很晚。不過要小心體重問題,我就是因為太方便了,搬來這邊三年已經胖了五公斤!
住大馬路旁的人要注意什麼?5個生活小撇步分享
住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旁雖然交通方便,但噪音、灰塵這些問題真的讓人很頭痛。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我們家實際用過覺得有效的小技巧,讓你的生活品質提升不少喔!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隔音對策,我們家試過好幾種方法,發現雙層玻璃窗真的差很多!雖然價格比較高,但晚上睡覺終於不用再被救護車聲音吵醒。另外也可以在窗邊放些厚窗簾,吸音效果也不錯。記得要定期檢查窗框的密合度,有時候老舊了就會漏音。
再來是空氣清淨的部分,大馬路旁的灰塵量真的不是開玩笑的。我們家是這樣做的:
對策 | 頻率 | 備註 |
---|---|---|
使用空氣清淨機 | 24小時開啟 | 建議選CADR值高的機型 |
紗窗清潔 | 每週一次 | 灰塵累積超快 |
室內拖地 | 每兩天一次 | 用濕拖把效果更好 |
第三個重點是安全防護,大馬路旁難免會有些治安隱患。我們家在陽台裝了感應燈,大門也換成電子鎖,這些小投資真的能讓人睡得比較安心。另外建議不要把貴重物品放在靠馬路那側的房間,減少被偷窺的風險。
說到採光問題,雖然大馬路旁通常光線充足,但為了隱私很多人會拉上窗簾。我們家是用那種透光不透影的窗簾布,白天既能保持明亮又不會被看光光,晚上再換成遮光簾,一舉兩得。
最後是心理調適,剛搬來時真的會被噪音搞到很煩躁。後來發現白噪音機很有用,現在睡覺都開著雨聲背景音,反而覺得很助眠。也可以養些綠色植物,看著心情會比較好。
為什麼大家都説大馬路旁的房子比較吵?實測結果告訴你,這個説法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最近我們實際走訪台北幾條主要幹道,用分貝計量測發現,路邊住宅的噪音值真的比巷弄內高出不少,特別是上下班尖峰時段,差別更是明顯。
我們選了三個不同時段進行測試,發現大馬路旁的噪音主要來自幾個來源:汽機車引擎聲、喇叭聲、還有大型車輛經過的震動聲。這些聲音在夜深人靜時特別明顯,就算關窗也會聽到持續的低頻噪音。以下是我們在忠孝東路四段實測的數據:
時段 | 大馬路旁分貝數 | 巷弄內分貝數 | 主要噪音來源 |
---|---|---|---|
早上8點 | 78dB | 65dB | 通勤車流、公車煞車聲 |
下午3點 | 72dB | 60dB | 貨車卸貨、機車呼嘯 |
晚上11點 | 68dB | 55dB | 改裝車、夜歸車輛 |
住在中山北路二十年的王太太跟我們分享,她家雖然裝了氣密窗,但半夜還是常被救護車或消防車的警笛聲吵醒。她説剛搬來時不覺得,但隨著年紀增長,對噪音越來越敏感,現在連白天都覺得很困擾。
我們也訪問了幾位房仲業者,他們提到大馬路旁的房子雖然交通方便,但通常會比同區域巷弄內的物件便宜5-10%,主要就是考量到噪音問題。有些建商會特別加強隔音設計,像是雙層玻璃、隔音牆等,但完全阻絕噪音還是有難度。
大馬路旁的房子何時最吵?避開這些時段就對了!住在馬路邊雖然交通方便,但噪音問題真的讓人很頭痛。今天就來分享我的經驗談,告訴你哪些時段最容易被喇叭聲、引擎聲吵到睡不著覺,幫你避開這些「噪音高峰時段」。
根據我實際觀察,馬路邊的噪音主要來自三種時段:上下班尖峰、夜間貨車時段和假日出遊潮。特別是早上7:00-9:00這段時間,汽機車為了趕上班瘋狂按喇叭,連週末都不得安寧。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晚上10點過後雖然車變少,但大貨車都趁這時候出來送貨,那個引擎聲真的會穿透牆壁!
時段 | 噪音來源 | 吵鬧程度 |
---|---|---|
07:00-09:00 | 上班族汽機車、公車 | ★★★★★ |
17:00-19:00 | 下班車潮、救護車 | ★★★★☆ |
22:00-03:00 | 貨車、改裝機車 | ★★★★☆ |
週末白天 | 出遊車潮、路邊攤 | ★★★☆☆ |
除了這些固定時段,還要特別注意學校附近的馬路邊。早上7點半到8點是家長送小孩的巔峰期,汽車臨停、按喇叭的聲音此起彼落。我朋友住國小旁邊,他說連假日的早上都會被安親班的接送車吵醒,完全沒辦法補眠。
另外像施工路段也要小心,現在很多工程都選在半夜施工,雖然合法但真的很擾民。我之前租屋處隔壁就是捷運工地,每天凌晨1點開始就有鑽地聲,連續半年都快神經衰弱。建議看房時一定要打聽附近有沒有重大建設,不然等搬進去才發現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