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真的覺得工作難找,身邊好多朋友都在抱怨投了上百封履歷卻石沉大海。特別是剛畢業的年輕人,沒有工作經驗真的很吃虧,常常連面試機會都拿不到。現在企業開出來的條件越來越高,明明只是個行政助理卻要求要會三種語言、有兩年經驗,薪水還只給基本工資,真的讓人很無奈。
其實找工作也是有技巧的,與其亂槍打鳥,不如先鎖定幾個重點產業。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這幾個領域的職缺相對比較多:
產業類別 | 職缺成長率 | 平均薪資 |
---|---|---|
資訊科技 | +15% | 45,000起跳 |
醫療照護 | +12% | 38,000起跳 |
綠能產業 | +20% | 42,000起跳 |
餐飲服務 | +5% | 基本工資 |
我表弟去年畢業後整整半年找不到工作,後來去上了政府補助的AI課程,三個月後就順利進入科技公司當助理工程師。現在很多新興產業其實很缺人,只是大家不知道要往這些方向發展。傳統的行政、文書類工作競爭真的太激烈了,一個職缺常常有上百人搶。
最近還發現一個現象,很多公司開始改用AI篩選履歷,如果你的履歷沒有關鍵字,連人資都看不到就直接被刷掉。我朋友在人力銀行工作,他說現在求職者都要學會”SEO自己的履歷”,要把職缺描述裡的關鍵字盡量放進去。比如應徵行銷專員就要寫”社群經營”、”廣告投放”這些具體技能,不能只寫”負責行銷相關業務”這種模糊的描述。
另外也要注意求職管道的選擇,現在很多中小企業根本不會把職缺放在大型求職網站上。我鄰居的女兒最近在巷口的咖啡廳找到工作,就是直接走進去問有沒有缺人。特別是服務業,很多老闆都說與其在網路上找不如直接來店裡面試,這樣反而更容易錄取。所以除了上網投履歷,實地走訪想去的公司或商圈也是不錯的方法。
新鮮人求職必看!為什麼工作這麼難找?
最近好多剛畢業的朋友都在哀嚎「工作好難找」,明明投了超多履歷卻石沉大海。其實啊,這幾年台灣就業市場真的變化很大,不是你不夠優秀,而是整個環境跟以前不一樣了。今天就用在地人的角度,來聊聊新鮮人求職會遇到的實際狀況。
首先,企業用人標準越來越高是事實。以前可能大學畢業就能做的工作,現在都要求要有相關經驗或證照。這對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來說真的很吃虧,但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建議可以先從實習或兼職開始累積經驗,或是考取業界認可的證照增加競爭力。
常見求職困境 | 解決建議 |
---|---|
缺乏工作經驗 | 從實習/工讀開始累積 |
薪資不符合期待 | 先求有再求好,累積實力 |
產業變化太快 | 多關注趨勢,培養跨界能力 |
再來就是產業結構改變的問題。傳統製造業職缺變少,科技業門檻又高,很多新鮮人會覺得卡在中間很尷尬。其實服務業、電商這些領域機會還是很多,只是大家可能沒注意到。建議可以多參加就業博覽會或產業講座,實際了解不同行業的現況。
最後想說的是,求職真的需要一點運氣和耐心。我認識的朋友中,有人投了50封履歷才找到理想工作,也有人因為一封自傳寫得好就順利錄取。重要的是要保持正向心態,每次面試都是練習的機會,慢慢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2025年就業市場現況:哪些行業最缺人?這個問題最近在求職社團被熱烈討論。根據勞動部最新數據,台灣產業結構轉型加上少子化影響,某些領域人才缺口比預期更嚴重,特別是科技服務、醫療照護這幾個板塊,企業開出職缺半年找不到人是常態。
先講最熱門的科技業,AI應用工程師缺額比去年暴增47%,連帶讓相關科系畢業生起薪衝破7萬。傳統製造業也急缺「智慧化轉型顧問」,因為太多工廠要導入自動化系統,但懂工業4.0又會操作機械手臂的人才實在太少。朋友在人力銀行上班就說,現在企業搶人已經到「預訂大三實習生」的程度。
醫療長照領域更誇張,護理師缺額突破1.2萬人,居家照服員時薪漲到450元還是請不到人。衛福部推出的「照顧服務員快速培訓班」結業即就業,50歲二度就業的學員都被搶著要。藥局也出現「智慧藥師」新職缺,要會操作遠距問診系統跟AI處方籤分析。
缺工行業 | 職缺成長率 | 起薪範圍 | 特殊現象 |
---|---|---|---|
AI工程師 | +47% | 65K~120K | 企業贊助在職進修 |
長照服務員 | +38% | 時薪400~550元 | 提供免費宿舍搶人 |
綠能技術員 | +52% | 45K~80K | 需具備太陽能板維修證照 |
跨境電商營運 | +29% | 50K~90K | 要求東南亞語言能力 |
服務業也有新變化,現在百貨公司最缺的不是櫃姐而是「數位導購專員」,要會用AR幫客人虛擬試裝。餐飲業則出現「智慧廚房調度師」這種新職位,負責管理送餐機器人和點餐系統後台。連傳統農漁業都在找「無人機噴藥操作員」,會飛空拍機的年輕人返鄉工作反而賺比都市多。
中年轉職好睏難?資深工作者求職攻略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40幾歲想轉行會不會太晚?」其實中年轉職真嘅冇想像中咁可怕啦!我身邊就有唔少前輩成功轉型嘅例子,關鍵係要搵對方法。資深工作者最大嘅優勢就係經驗豐富,點樣將呢啲優勢包裝成賣點,先係最緊要嘅功夫。
首先一定要整理自己嘅職涯履歷,唔係叫你寫流水帳,而係要highlight出嚟你嘅專業技能同埋解決過嘅難題。例如你做過管理職,可以具體寫低帶領團隊達成嘅目標數字;如果你係技術崗位,就列出參與過嘅重要項目同埋技術突破。記住,數字同成果永遠最吸睛!
年齡層常見擔憂 | 破解方法 |
---|---|
擔心學習能力下降 | 強調經驗帶來的判斷力 |
怕薪水要求太高 | 展現能創造的實際價值 |
適應新環境慢 | 凸顯穩定性和抗壓性 |
另外而家好多企業其實好需要資深人才帶新人,特別係傳統產業轉型或者新創公司擴張期。你可以主動強調自己嘅「帶人經驗」同「問題解決能力」,呢啲都係年輕求職者比較欠缺嘅。面試嘅時候唔好怕講自己嘅年紀,反而要自信咁講:「我嘅經驗可以幫公司少走彎路。」
轉職前一定要做足功課,了解目標行業嘅最新趨勢。就算係同領域轉換,不同公司嘅文化同運作模式都可能差好遠。建議可以參加行業交流會,或者搵熟人引薦,好多時候機會就藏喺呢啲非正式嘅場合裡面。記住,中年轉職唔係劣勢,識得包裝同推銷自己嘅經驗先係致勝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