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 特性 |
---|---|
葉形 | 橢圓或長橢圓形 |
葉面 | 光滑,革質 |
葉緣 | 鋸齒 |
花期 | 秋季 |
花色 | 乳白、黃、橙紅 |
香氣 | 極芳香 |
果核 | 紫黑色 |
桂花
桂花(學名:Osmanthus fragrans),又名梫、白桂、銀桂、銀木nología,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其葉子對生,葉片光滑,革質,葉緣有鋸齒。秋季開花,花簇生於葉腋,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極芳香。


桂花有兩種,一種是白色桂花「銀桂」,為其正種;另一種是黃色桂花「丹桂」,為銀桂的亞種。在中國,白色的銀桂主要用於觀賞和提升香氣,黃色的丹桂主要用於甜點食用。
桂花喜歡温暖環境,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土壤中生長。不耐乾旱瘠薄,在淺薄板結貧瘠的土壤上,生長特別緩慢,枝葉稀少,葉片瘦小,葉色黃化,不開花或很少開花。
桂花味辛,可入藥。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痛等功效。
銀桂
銀桂,在台灣地區俗稱五月桂或石桂,是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屬於木犀科,原產於中國南方,也見於台灣、日本、印度等地。銀桂的花朵潔白如雪,香氣濃鬱,在五月盛開,故有五月桂之稱。
銀桂的特性
| 特性 | 描述 |
|—|—|—|
| 科別 | 木犀科 |
| 屬別 | 桂屬 |
| 學名 | Osmanthus fragrans var. thunbergii |
| 別名 | 五月桂、石桂 |
| 原產地 | 中國南方 |
| 分佈 | 台灣、日本、印度等地 |
| 習性 | 喜温暖、濕潤的環境,耐旱不耐寒 |
| 樹高 | 3-5公尺 |
| 花期 | 5-6月 |
| 花色 | 白色 |
| 花香 | 濃鬱 |
銀桂的用途
- 觀賞: 銀桂的花色潔白,香氣濃鬱,是常見的觀賞植物。
- 藥用: 銀桂的花、葉、根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消腫止痛等功效。
- 食用: 銀桂的花可泡茶、做糕點,香氣宜人,味道甘甜。
銀桂的栽培
- 繁殖: 銀桂可用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
- 土壤: 銀桂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
- 光照: 銀桂喜光,應種植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 水肥: 銀桂需水量中等,夏季需注意水分供給,生長期應適當施肥。
- 修剪: 銀桂應定期修剪,以保持株型美觀。
銀桂的文化意義
銀桂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純潔、美好和吉祥。在古代,銀桂被視為「月宮桂子」,是嫦娥奔月時帶的桂樹。銀桂也是秋季的象徵,代表着豐收和喜悦。
銀桂的詩歌
詠銀桂
五月風輕桂子香,
滿枝花白似霜降。
清香襲人醉心脾,
月宮仙子今何方?
銀桂的諺語
桂花香,金子藏。
銀桂開,百花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