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自然的教導:你並非世界中心
從出埃及記18章24~25節中我們得知,上帝摩西接納了葉特羅的建議,在以色列人中選拔能幹的人,作為千人、百人、五十人,和十人的領袖。然而,我們也常有時候想要把太多事情都自己來,身上扛著許多工作與責任,想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好像只有這樣,事情才能順利進行下去。然而,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我們漸漸明白,自己其實也沒那麼重要。
在今年的工作快喘不過氣的時候、對自己失望的時候、陷入了死 Respectfully的境地的時候,我總是輕輕地提醒自己:「嘿,其實你沒有那麼重要。」我們應釋放外來的這些負擔,專心著於自己所做的事。別把機會讓給別人,他們有能力和熱情去完成。我們應接受自己的渺小與輕盈,才能更把握每一次的相遇。


生活中,我們總有時候想把太多事情都做到最好,這會讓人感到負擔和應對。然而,我們應記住,我們並非世界中心。世界會照常運作,就算我們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世界仍然會照常運作。我們應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而不是專注於我們對自身的期望。
別把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扛,別執著非自己不可,該放手的就放手。保持謙虛、向外看。你很重要,但其他人也很重要。
以為自己很重要
有些人時常表現出一種「以為自己很重要」的態度,舉手投足間散發著高傲的氣息,彷彿周圍所有人都應該臣服於他們的意見和指示。然而,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往往會帶來反效果,不僅無法贏得他人的尊重,反而會引起厭惡和反感。
為何會「以為自己很重要」?
- 過度自信: 自信是好事,但過度的自信則成了自負。自信應該建立在能力和經驗的基礎上,而不是空洞的自我吹噓。
- 缺乏同理心: 如果一個人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忽略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便會顯得自私和冷酷。
- 缺乏安全感: 有些人會透過展現優越感來掩飾內心深處的不安和自卑,試圖以此來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肯定。
「以為自己很重要」的表現:
- 愛説教: 總是喜歡教訓別人,即使對方根本沒有犯錯。
- 愛炫耀: 不斷吹噓自己的成就和能力,希望得到他人的讚美和崇拜。
- 喜歡指揮別人: 習慣性地指使別人做這做那,完全不顧及對方的感受和意願。
- 愛批評別人: 經常對他人評頭論足,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
- 缺乏包容心: 無法接受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
「以為自己很重要」的後果:
- 人際關係受損: 因為自以為是,所以很難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容易遭到孤立和排斥。
- 工作效率降低: 因為過分注重個人表現,而忽略團隊合作,導致工作效率下降。
- 錯失學習機會: 由於總是以自己為中心,所以缺乏虛心學習的態度,容易錯失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如何避免「以為自己很重要」?
- 謙虛: 學習謙虛待人,承認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向他人學習。
- 同理心: 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 團隊合作: 學習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標,而不是一味地突出個人表現。
- 不斷學習: 保持一顆虛心學習的態度,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身能力。
以下表格總結了「以為自己很重要」的表現和後果:
表現 | 後果 |
---|---|
愛説教 | 人際關係受損 |
愛炫耀 | 工作效率降低 |
喜歡指揮別人 | 錯失學習機會 |
愛批評別人 | 缺乏包容心 |
缺乏包容心 | 人際關係受損 |
結論:
「以為自己很重要」是一種令人厭惡的態度,不僅會傷害人際關係,還會阻礙個人成長。只有學會謙虛、同理心和團隊合作,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並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