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或稱十二支,是中國古代用來計算“時日”代稱或表示“次序”符號,與天干同屬文字計序符號。
地支共12個文字: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循環使用。
地支名來自《白虎通》天干主幹,地支枝葉,稱「甲乙者,榦;子醜者,枝」。
「辰」古代指日月之會,是每月朔日太陽月亮會合方向,於每月移動一位,一年有十二月,因而有十二辰。
史記十母就是指十天干,十二子就是指十二地支。
干支名稱是《呂覽》所稱「甲子」[1]。
《世本》和裏耶秦簡中只取首字稱為甲子[2][3]。
甲子稱,是因為早時存在一個專用名稱[1]。
十干最初來紀日,十二地支是紀辰[3],古文獻中「日」稱天干,「辰」稱地支[4]。
周初後,用作地支第一位「𢀇」多用「子」替代,免混淆,改用「巳」表示地支第六位[12]。
古代每月昏時(晚上七點到九點)觀察北斗斗柄所指方向,確定現在所在月份,稱為「鬥建」、「月建」(於歲造成偏移,、今北斗斗柄指向)[5][6]。
十二辰起源,郭沫若認為是古代觀察到木星公轉週期十二年(11.862年),木星來紀年,稱為“歲星”;後這十二部分各命名,即木星軌道分為12個部分,“歲星紀年”,後衍生為“歲紀年”[7][8]。
吳宇虹、陳睿宏認為郭説有誤,主張地支十二辰是來觀察北斗七星運行軌跡序時、月建之法。
吳宇虹認為十二辰天區逆時針排列應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北斗七星左行軌道而確立,而非木星十二次右行軌道。
陳睿宏指出中國古代傳統思維天道左旋、地道右轉,代表天道「月建」十二辰和「二十八星宿」,逆時針左行主,代表地道「月厭」十二辰,順時針右行[9][10]。
將一天十二辰加以配置形成計時制度,即是十二時辰,萌生於西漢式佔(日語:式佔)和曆算中「日加」十二辰[5],十二時辰是十二辰衍生出來產物。
古人「萬物興衰、陰陽交替循環過程」解説這十二個地支字[11]。
延伸閱讀…
許慎《説文解字》小篆字形解釋字源,並雜陰陽五行説,今人甲骨文、金文之字形樣貌和構造解釋干支各字本義,不過字本義有分歧或未有定論,取得意見。
干支字序數本不相干,各有其本義。
於表示干支後,許多天幹、地支用字指稱天干地支,或產生出其他意思,本義轉用其他字表示[1]。
甲骨文和金文中,「子」有兩種寫法:(一)表示地支第一位,即「𢀇」字。
(二)表示後代子孫,即今日「子」字,地支第六位是該字形表示。
周初後,用作地支第一位「𢀇」多用「子」替代,免混淆,改用「巳」表示地支第六位[12]。
延伸閱讀…
換言之,地支第一位「子」,其甲骨文為「」或「」字形。
地支第六位「巳」,甲骨文「」表示,而不是「」。
象手,指或屈或伸,手初文(葉玉森)
象爪,即爪字(郭沫若)
構形未有定論(漢語多功能字庫)
象雙刀並立(吳其昌),意為宰殺牲畜
象牲肉割斷二(白川靜)
合卪作信,文(魯實)[18]
象蚌蛤開殼運動,蜃之初文(顧鐵僧)
象人推耒,人耕之象形(胡小石)
象割草農具(郭沫若、裘錫圭)
象手振崖石,振之初文(葉玉森)
象舂米木杵,杵初文(戴侗、林義光)
象鞭(葉玉森)或索、馬轡(郭沫若)
象閃電(見説文「虹」字),電初文(李孝定)
象束腰大帶,紳的初文(魯實)[21]
地支循環使用,一週期12個,若天干配合使用,60個一週期,可用於記錄年、月、日、時辰。
所謂“生辰八字”即出生時刻年月日和時辰干支,八個字,因以得名。
串聯中國歷史年月線條——干支計時。
干支是天干、地支合稱。
天干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個: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
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順序搭配,構成了60個干支,俗稱“六十花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