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匯豐股價對香港股市來說是個重要指標,當年正值全球經濟動盪,匯豐作為香港龍頭銀行股,其股價走勢牽動無數投資者的心。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段歷史,看看當年發生了什麼事,順便整理一些關鍵數據給大家參考。
說到1990年的匯豐,那時候還叫做「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股價在全年呈現先跌後漲的走勢。年初受到波斯灣戰爭影響,全球股市都不太穩定,匯豐股價也一度跌到$4.5港元左右(經拆股調整後價格)。不過隨著戰爭結束,加上香港經濟逐漸回穩,年底時股價又回升到$6港元以上。當年很多香港阿伯阿嬤都習慣「買匯豐當儲蓄」,沒想到後來會成為一代人的投資記憶。
這裡整理1990年幾個重要時間點的匯豐股價數據:
時間 | 股價(港元) | 重要事件 |
---|---|---|
1990年1月 | 4.52 | 波斯灣戰爭爆發 |
1990年3月 | 5.18 | 匯豐公布年度業績 |
1990年8月 | 4.87 |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
1990年12月 | 6.23 | 戰爭結束,股市回穩 |
當年買匯豐股票有個特別現象,就是很多香港小市民真的把股票當存摺用。茶餐廳老闆、街市賣菜阿姨,甚至的士司機都會固定買幾手匯豐,覺得比放銀行定存划算。有老一輩投資者回憶,那時候去證券行下單,經紀人都會開玩笑說「又來幫孫子存老婆本啦」。
1990年代初期其實是香港股市轉型期,匯豐股價的波動也反映這個變化。從當年的月線圖可以看到,雖然有國際事件干擾,但整年度還是漲了將近38%。這種穩健表現,讓匯豐後來被稱為「大笨象」——意思是不會跑很快,但也不太會跌倒。現在回頭看,那些堅持長期持有的投資者,後來確實都賺到了不錯的報酬。
1990年匯豐股價到底是多少?歷史數據一次看,這個問題其實蠻有趣的,畢竟30幾年前的股價資料現在要找齊全真的不太容易。當年香港還沒回歸,匯豐銀行還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股價波動也受到當時全球經濟環境影響,特別是1990年波斯灣戰爭爆發前後,金融市場真的超級動盪的啦!
根據老一輩投資人回憶和歷史資料整理,1990年匯豐股價大概在這些區間波動:
月份 | 最高價 (港元) | 最低價 (港元) | 備註 |
---|---|---|---|
1月 | 6.80 | 6.20 | 年初相對平穩 |
3月 | 7.10 | 6.50 | 波斯灣危機初期 |
8月 | 5.90 | 5.30 |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 |
12月 | 6.40 | 5.80 | 年底小幅回升 |
那時候買匯豐股票和現在真的很不一樣,交易還要打電話給營業員下單,而且沒有網路可以隨時查股價。1990年整年來看,匯豐股價受到國際油價波動影響很大,8月戰爭爆發時更是一度跌到5.3港元,讓不少老股民印象深刻。不過當年的股息率其實不錯,大概有4-5%左右,以當年的銀行利率來說算是很吸引人的投資標的。
說到當年的交易情況,有些資深營業員回憶,1990年匯豐股票成交量在8月特別大,很多散戶都在低點搶進。那時候買賣股票還要填寫實體的買賣單,交易成本也比現在高很多,光是佣金就要0.25%起跳,不像現在網路下單這麼方便又便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匯豐還在香港交易所獨佔鰲頭,佔恒生指數比重超過30%,真的是名符其實的「大笨象」啊!
為什麼1990年匯豐股價會波動?關鍵因素解析
講到1990年匯豐股價嘅波動,真係要從當年嘅大環境講起。嗰陣時全球經濟正經歷重大轉變,特別係香港仲處於回歸前嘅過渡期,市場信心難免受到影響。再加上國際局勢動盪,種種因素加埋一齊,就造成咗匯豐股價嘅起伏。
首先,1990年爆發嘅波斯灣戰爭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衝擊。石油價格暴漲引發通脹憂慮,投資者紛紛將資金轉移到避險資產,導致銀行股被拋售。匯豐作為國際性銀行,自然難以獨善其身。其次,香港本地因素都唔可以忽略,當時中英談判進入關鍵階段,部分外資對香港前景持觀望態度,資金流向出現變化。
以下係幾個主要影響因素嘅簡要對比:
因素類型 | 具體影響 | 持續時間 |
---|---|---|
國際政治風險 | 波斯灣戰爭引發市場避險情緒,資金撤出股市 | 1990年8-12月 |
香港主權移交 | 過渡期政策不明朗,部分外資減持港股 | 長期影響 |
利率政策變動 | 英美加息周期開始,銀行資金成本上升 | 1990年全年 |
業績增長放緩 | 亞洲區經濟增速減慢,影響銀行貸款業務表現 | 1990-1991年 |
除咗外在環境,匯豐自身業務發展都係重要因素。嗰陣時匯豐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特別係喺歐洲同北美進行多項收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市場對呢啲投資嘅回報期有唔同睇法,導致股價出現分歧。另外,當年香港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作為主要按揭貸款銀行之一,匯豐嘅資產質量都受到關注。
值得一提嘅係,1990年正值全球銀行業監管趨嚴嘅時期。《巴塞爾資本協議》開始實施,對銀行資本充足率提出更高要求。匯豐雖然財務穩健,但要符合新規都需時調整業務結構,短期內對盈利增長造成壓力。呢啲監管變化無形中增加咗投資者對銀行股嘅謹慎情緒。
最近有朋友問起「香港人如何看1990年匯豐股價?老股民回憶錄」這個話題,讓我這個經歷過90年代股市風雲的老股民忍不住想分享當年的點滴。那時候的匯豐(0005)可說是香港人的「定海神針」,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買來當傳家寶,特別是在1987年股災後,大家更覺得「大笨象」穩陣。
記得1990年匯豐股價大概在$60蚊左右徘徊,對比現在當然係「平到笑」,但當年嘅購買力同而家完全唔同。我仲好記得街坊陳師奶成日話:「匯豐跌到$50蚊就賣樓all in!」結果真係俾佢等到1993年先有機會。下面整理咗當年幾個重要價位同事件:
時間 | 股價範圍 (港元) | 重要事件 |
---|---|---|
1990年初 | 58-62 | 海灣戰爭陰影 |
1990年中 | 55-60 | 香港移民潮高峰期 |
1990年底 | 63-68 | 英國加入歐洲匯率機制 |
當年嘅交易方式同而家差好遠,冇網上落盤,要打電話去經紀行,仲要成日「打唔通」。我記得有次匯豐突然急跌,成個交易大堂都係人,個個揸住部「大哥大」狂吼。最搞笑係有個阿伯驚到掟晒手上嘅匯豐,第二日見反彈又衝返入去追貨,結果來回蝕咗成個月退休金。
講起股息,當年匯豐派息真係好慷慨,普遍都有4-5厘,好多退休阿伯就靠收息過日子。有個住我樓下嘅張伯,成日同我講:「後生仔,匯豐呢啲股票要學我咁,收息收到百年歸老!」而家諗返轉頭,當年嘅投資智慧真係好純粹,邊似得而家咁多衍生工具同算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