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冇諗過「飛禽走獸 詞性」其實係一個好有趣嘅語文題目呢?呢個成語唔單止生動描繪咗動物世界,仲隱藏住中文構詞嘅奧妙。今日就同大家一齊拆解下,等你可以更了解點樣運用呢類詞語。
先講下「飛禽走獸」呢個詞嘅結構,佢係由兩個主謂結構組成嘅並列短語。「飛禽」指會飛嘅鳥類,「走獸」指會走嘅獸類,兩個部分都係「動詞+名詞」嘅組合。呢種構詞方式喺中文入面好常見,特別係形容動物或者自然現象嘅時候。比如「游魚」、「爬蟲」都係用同樣嘅方式構成。
下面整理咗幾個類似結構嘅詞語同佢哋嘅詞性分析,大家可以參考下:
詞語 | 第一個字(動詞) | 第二個字(名詞) | 整體詞性 |
---|---|---|---|
飛禽 | 飛 | 禽 | 名詞 |
走獸 | 走 | 獸 | 名詞 |
游魚 | 游 | 魚 | 名詞 |
鳴禽 | 鳴 | 禽 | 名詞 |
睇完個表可能會發現,呢類詞語雖然由動詞同名詞組成,但整體通常都係當名詞用。例如「公園裡有好多飛禽走獸」,入面「飛禽走獸」就係指各種動物,做句子嘅賓語。有時佢哋仲可以拆開用,好似「飛嘅禽鳥」、「走嘅野獸」咁,不過語感會冇咁順。
除咗動物相關嘅詞,中文入面仲有好多類似結構嘅詞語。好似「流水」、「落花」都係用動詞加名詞嘅方式構成,不過意思就偏向描寫狀態。呢種構詞方法令中文表達更加靈活多變,可以好簡潔咁描繪出事物嘅特徵同動作。下次見到呢類詞語嘅時候,不妨多啲留意佢哋嘅結構同用法。
今天要來聊聊「什麼是飛禽走獸?台灣人最常搞混的詞性解析」,這個成語聽起來很文雅,但其實很多台灣人會把它當成兩個詞來用,甚至搞混詞性。飛禽走獸本來是古代用來統稱所有動物的說法,飛禽指的是會飛的鳥類,走獸則是地上跑的動物,合起來就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所有動物啦!
不過現代人常常會把這四個字拆開來用,變成「飛禽」和「走獸」兩個詞,其實這樣用也沒錯,只是要注意詞性。飛禽是名詞,專門指鳥類;走獸也是名詞,指四腳動物。但有些人會誤把「飛」和「走」當動詞,以為是「飛的禽鳥」和「走的野獸」,這樣理解就有點偏差囉!
這裡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對照表,看完就清楚怎麼用:
詞語 | 正確詞性 | 常見錯誤用法 | 正確解釋 |
---|---|---|---|
飛禽 | 名詞 | 飛的禽鳥 | 泛指所有鳥類 |
走獸 | 名詞 | 走的野獸 | 泛指四腳哺乳動物 |
飛禽走獸 | 成語 | 分成兩個詞 | 天上飛和地上跑的動物總稱 |
說到實際用法,像是「動物園裡有各種飛禽走獸」就是正確的,把四個字當成一個整體概念。如果想單獨說鳥類或哺乳動物,就可以用「園區東邊是飛禽區,西邊是走獸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現在也有人把「飛禽走獸」當形容詞用,像是「他養了一堆飛禽走獸的寵物」,但這種用法比較口語,正式寫作時還是建議當成名詞或成語使用。
另外在台灣,有些人會把「飛禽」誤寫成「飛琴」或「飛禽類」,其實「禽」字本身就已經代表鳥類了,不用再加「類」。走獸也常被寫成「走獸類」,同樣是多此一舉。這些小細節就是台灣人最容易搞混的地方,下次用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喔!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飛禽走獸怎麼用?教你正確造詞與例句分享」,這個成語在台灣日常生活中其實蠻常聽到的,但你真的知道怎麼正確使用嗎?很多人會把它跟「鳥獸散」搞混,其實兩者意思差很多喔!飛禽走獸指的是各種鳥類和獸類,通常用來形容生物多樣性,或是比喻各式各樣的人事物,用法其實很靈活。
先來看看這個成語的正確解釋和常見用法:
用法類型 | 例句 | 說明 |
---|---|---|
字面意思 | 這座森林保護區裡飛禽走獸種類繁多 | 直接描述動物種類豐富 |
比喻人群 | 夜市裡飛禽走獸什麼人都有 | 形容人群複雜多元 |
形容混亂 | 老闆一離開辦公室就飛禽走獸各忙各的 | 暗示失去秩序的樣子 |
記得我阿嬤以前常說:「菜市場就像飛禽走獸聚集的地方,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都買得到。」這句話就活用了這個成語的比喻意義。不過要特別注意,雖然可以用來形容人群,但語氣上比較中性偏負面,如果用來形容正式場合可能不太禮貌喔!
再分享幾個台灣人常用的搭配方式。像是「飛禽走獸全出籠」通常用來形容特殊節日或活動時人潮洶湧的狀況,比如說:「跨年晚會現場根本是飛禽走獸全出籠,擠都擠不進去!」而「飛禽走獸各顯神通」則帶點幽默感,形容大家各自使出渾身解數的樣子,辦公室同事可能會說:「這次尾牙表演,各部門真是飛禽走獸各顯神通啊!」
為什麼飛禽走獸是並列結構?國文老師沒説的秘密
大家有冇發現「飛禽走獸」呢個成語特別順口?其實佢暗藏中文嘅並列結構奧秘!國文老師通常只會叫你背,但係冇解釋點解「飛」同「走」、「禽」同「獸」要咁樣配搭。今日就同大家拆解呢個語言小秘密~
首先睇下呢個詞嘅結構,你會發現佢哋都係「動詞+名詞」嘅組合:
詞語部分 | 詞性 | 例子對照 |
---|---|---|
飛 | 動詞 | 飛翔、飛行 |
禽 | 名詞 | 鳥類嘅總稱 |
走 | 動詞 | 奔跑、行走 |
獸 | 名詞 | 四腳動物嘅統稱 |
古人用詞好講究對仗同平衡,「飛禽」對「走獸」唔單止意思相對,連音調都刻意安排過。「飛」係陰平聲(第一聲),「走」係上聲(第三聲),讀起嚟有高低起伏嘅音樂感。呢種並列結構令成個詞語更加鏗鏘有力,容易記住。
仲有啊,呢類四字成語通常都會遵循「平平仄仄」或者「仄仄平平」嘅聲調規律。你試下讀:「飛(平)禽(平)走(仄)獸(仄)」,係咪好順口呢?古人創作成語嗰陣,除咗考慮意思,仲會顧及語感同節奏,真係好犀利!
另外有趣嘅係,「禽」同「獸」雖然都係動物,但古人分得好清楚。禽指有羽毛會飛嘅生物,獸就係有毛會走嘅動物。呢種分類法反映咗古代人對自然觀察嘅細緻程度,而並列結構正好將兩種唔同特性嘅動物清楚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