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種超特別的植物——銀扇草,這種植物不僅長相獨特,還有一個超可愛的別名叫「金錢花」,因為它結出的果實圓圓扁扁的,真的超像古代銅錢啦!在台灣的園藝愛好者圈裡,銀扇草算是小有名氣,但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要怎麼種,或是它背後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先來看看銀扇草的基本資料吧:
項目 | 內容 |
---|---|
學名 | Lunaria annua |
科別 | 十字花科 |
原產地 | 歐洲南部至西亞一帶 |
花期 | 春季(約3-5月) |
果實特徵 | 扁圓形蒴果,成熟後會呈現半透明銀白色 |
栽培難度 | 中等,適合有一定園藝經驗者 |
銀扇草最吸引人的就是它那像小銀幣一樣的果莢啦!這些果莢剛開始是綠色的,隨著成熟會慢慢變成半透明的銀白色,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真的超美。很多花藝師會把乾燥後的果莢拿來做裝飾,放在花束裡或是做成乾燥花圈都很有質感。在歐洲,這種植物還被認為能帶來好運,所以常常被當作禮物送人。
說到種植,銀扇草其實不算太難照顧,但有些小細節要注意。它喜歡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好是混合一些砂質土,台灣夏天太熱的時候要記得幫它遮陰。播種的話建議在秋天進行,因為它需要經過一段低溫期才會發芽。開花後記得要留一些果莢不要摘,等它們自然乾燥後就可以收集種子明年再種啦!
在台灣的花市裡,銀扇草的種子不算太常見,但網路上有些專門賣進口種子的店家可以找到。價格大概一包50-100元台幣左右,建議新手可以多買幾包,因為發芽率不是百分之百。有些人會直接買小苗來種,這樣成功率更高,但就少了從種子開始培育的樂趣囉!
銀扇草的花語是「誠實」和「財富」,這跟它閃亮的果莢形象很搭對吧?在英國的鄉間,老一輩的人會把銀扇草的果莢放在錢包裡,據說可以招財呢!雖然這種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但這種可愛的小迷信也讓銀扇草多了幾分趣味性。下次經過花市的時候,不妨找找看有沒有銀扇草的蹤影,帶一盆回家種種看吧!
銀扇草是什麼?認識這種會結出銀幣的神奇植物,最近在台灣的園藝圈掀起一陣討論熱潮。這種原產於地中海地區的植物,最特別的就是它成熟後會結出像銀幣一樣圓圓扁扁的果莢,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超級吸睛,難怪大家都叫它「金錢花」或「銀幣草」。其實它的本名是Lunaria annua,屬於十字花科,跟我們常吃的芥菜、高麗菜算是遠親啦!
這種植物在台灣種植不算太難,但要注意幾個小細節。首先它喜歡涼爽的環境,所以秋冬是最適合播種的季節。再來就是土壤要排水良好,太潮濕容易爛根。最有趣的是,銀扇草是兩年生植物,第一年只會長葉子,要等到第二年春天才會開出漂亮的紫色小花,然後慢慢結出那些招牌的「銀幣」喔!
特性 | 說明 |
---|---|
學名 | Lunaria annua |
別稱 | 金錢花、銀幣草、月光草 |
原產地 | 地中海地區 |
花期 | 春季(約3-5月) |
果期 | 春末夏初 |
適合溫度 | 15-25°C |
很多人會把銀扇草的果莢採下來當乾燥花裝飾,放在家裡真的超有質感。採收時機很重要,要等果莢完全變成銀白色再摘,這樣才能保存得久。採下來後記得把外層的薄皮輕輕剝掉,裡面那個半透明的「銀幣」才會露出來。也有人會把這些「銀幣」串成風鈴或做成相框裝飾,創意用法超多!
在台灣想要種銀扇草的話,建議可以從種子開始種。播種前先把種子泡水一天,這樣發芽率會比較高。小苗長到5-6公分時就可以移盆了,記得要保持適當間距,因為它長大後會蠻大叢的。平常照顧就跟一般草花差不多,土乾了再澆水,偶爾施點薄肥就好。不過要特別注意夏天要幫它遮陰,台灣的太陽對它來說太熱情啦!
銀扇草何時開花?掌握最佳觀賞季節與花期是許多植物愛好者關心的話題。這種帶著夢幻銀白色光澤的植物,其實在台灣的氣候下生長得相當好,只要掌握好時機,就能欣賞到它最迷人的模樣。銀扇草的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到初夏之間,大約是3月到6月這段時間,不過實際開花時間還是會受到當年度氣候影響,像今年暖冬就讓部分地區的銀扇草提早綻放了。
想要追銀扇草的花期,可以參考下面這個簡單的開花時程表:
地區 | 一般花期 | 最佳觀賞期 |
---|---|---|
北部 | 3月下旬-5月中旬 | 4月上旬-4月下旬 |
中部 | 3月中旬-5月下旬 | 4月初-5月初 |
南部 | 2月底-5月初 | 3月中旬-4月中旬 |
特別要注意的是,銀扇草從開花到結果的過程也很值得觀察。剛開始會先開出小巧的白色或淡紫色花朵,大概維持1-2週後就會開始形成那個招牌的銀色圓盤狀果莢。這個轉變過程超級有趣,建議可以每隔幾天就去觀察一次,你會發現它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
如果想拍出漂亮的銀扇草照片,建議選擇早晨或傍晚的光線,這時候的光線比較柔和,能拍出銀扇草那種閃閃發亮的質感。記得要避開正午的強光,不然很容易過曝。另外下雨過後也是很好的拍攝時機,沾著水珠的銀扇草看起來特別晶瑩剔透。
最近好多花友都在問「銀扇草怎麼種?台灣栽培技巧大公開」,這款夢幻的植物其實比想像中好照顧呢!銀扇草又叫「金錢花」,最特別的就是它會長出像銅板一樣的種莢,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超級美。今天就來分享我在陽明山種了3年的實戰經驗,讓大家都能輕鬆種出漂亮的銀扇草。
首先要注意的是播種時間,台灣氣候和原產地差很多,太早或太晚種都會影響生長。我整理了一個適合台灣各區的種植時程表:
地區 | 最佳播種時間 | 注意事項 |
---|---|---|
北部 | 9-10月 | 避開東北季風潮濕 |
中部 | 10-11月 | 注意午後強光 |
南部 | 11-12月 | 需遮陰防曬傷 |
種子處理是成功關鍵!銀扇草種子外殼很硬,我習慣先用40度溫水泡8小時,然後放在濕紙巾上催芽2-3天。記得每天檢查紙巾濕度,太乾會發不了芽。等看到小白點冒出來就可以移到土裡了,建議用排水好的培養土混合珍珠岩,比例大概3:1。
日常照顧其實很簡單,銀扇草最怕積水,我都是等表土乾了再一次澆透。施肥的話用平均肥就好,兩個禮拜一次,濃度要比包裝建議再稀釋一半。特別提醒夏天要放在半日照的地方,我家的就是去年7月被曬傷,葉子都焦掉了。等到春天會開始抽花梗,這時候可以加點開花肥,不久就能看到超可愛的圓形種莢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