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逛IKEA的時候,看到他們新出的「菘系列」傢俱,突然想到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菘 意思」到底是什麼。其實「菘」這個字在台灣日常生活中比較少見,但它可是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呢!
「菘」在古代是指白菜的意思,特別是指那種葉子青綠、莖部白皙的品種。這個字從字形上就能看出端倪,「艹」字頭代表植物,「松」則暗示它的葉片像松針一樣層層疊疊。現在我們常吃的山東白菜、天津白菜,在古代文人雅士的口中,可都是被稱作「菘」的喔!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IKEA最近推出的「菘系列」傢俱,它們的設計靈感就是來自這種傳統蔬菜。設計師把白菜層層包裹的意象,轉化成傢俱的線條和結構,創造出既實用又有藝術感的作品。來看看這個系列的幾個特色單品:
產品名稱 | 特色描述 | 價格區間 |
---|---|---|
菘葉層架 | 模仿白菜葉片的不規則層次設計 | NT$1,990- |
青白雙色沙發 | 靠墊如白菜般蓬鬆,配色清新 | NT$12,900 |
菘莖茶几 | 透明玻璃桌面搭配白色支柱 | NT$3,290 |
逛IKEA的時候,店員還跟我分享了一個有趣的小知識。原來「菘」在傳統文化中不僅是食材,更被視為吉祥的象徵。因為它耐寒的特性,古人認為吃菘能強身健體;而它層層包裹的生長方式,也被比喻為「財源滾滾來」的好兆頭。這大概就是為什麼IKEA會選擇用「菘」來命名這個充滿東方美學的系列吧!
如果你最近剛好有佈置家的需求,不妨去IKEA的「菘系列」展示區走走。他們在La Valentine分店還特別設計了一個仿菜園的展示空間,讓客人能更直觀地感受設計靈感來源。記得要摸摸看那些沙發的質感,真的會讓人聯想到新鮮白菜葉的觸感呢!
菘是什麼?台灣人最常吃的青菜原來是它!這個聽起來有點陌生的名字,其實就是我們每天在菜市場看到的大白菜啦!老一輩的台灣人都習慣叫它「菘仔」,現在年輕人可能比較少聽到這個稱呼,但它可是台灣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從火鍋、滷味到清炒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說到菘(大白菜)在台灣的飲食地位,真的不能不提它的百搭特性。不管是冬天煮火鍋時當基底,還是夏天做成涼拌菜,甚至是傳統的滷白菜,都能看到它清脆可口的身影。而且它的價格親民,一年四季都買得到,難怪會成為台灣人最常吃的青菜之一。這種菜最特別的是它會隨著季節變化口感,冬天的菘特別甜,夏天的則比較脆,懂得吃的媽媽們都會挑當季最好的來料理。
品種 | 特色 | 常見料理方式 |
---|---|---|
山東白菜 | 葉片厚實、耐煮 | 火鍋、滷白菜 |
天津白菜 | 纖維細緻、口感嫩 | 清炒、涼拌 |
包心白 | 結球緊實、水分多 | 泡菜、湯品 |
在台灣傳統市場裡,攤販老闆總會熱情地推薦當天最新鮮的菘。記得小時候跟媽媽去買菜,她總會用手輕輕按壓白菜的底部,說這樣才能挑到結實又新鮮的。現在雖然超市都有包裝好的,但很多婆婆媽媽還是喜歡去市場挑整顆的,因為這樣才能看到最新鮮的狀態。菘的保存也很簡單,用報紙包起來放冰箱可以放一個禮拜,難怪成為台灣家庭必備的常備菜。
講到料理方式,台灣人最愛的就是滷白菜了,尤其是加入香菇、蝦米一起滷,那個香味真是讓人忍不住多吃一碗飯。還有過年必備的白菜滷,裡面加了豬皮、扁魚,慢火細熬出來的湯頭特別濃郁。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開始學著用菘做創意料理,像是白菜捲、白菜煎餅,甚至有人拿來打果汁,真的是變化多端又營養滿分。
為什麼台灣人叫白菜為菘?歷史由來大解密
大家去菜市場買菜時,有沒有聽過老一輩的台灣人把白菜叫做「菘」?這個聽起來有點文雅的稱呼,其實藏著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什麼台灣人會用這個特別的名字來稱呼我們平常吃的白菜。
說到「菘」這個字,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說文解字》,裡面記載:「菘,菜也。」在古代,人們把冬天特別耐寒的蔬菜都叫做「菘」,因為它們像松樹一樣不畏寒冷。而我們現在吃的白菜,就是當時「菘」家族的一員。隨著時間演變,這個稱呼隨著閩南移民傳到台灣,就變成老一輩台灣人的習慣用語啦!
時代 | 名稱 | 特徵 |
---|---|---|
古代 | 菘 | 泛指耐寒蔬菜 |
明清時期 | 白菜/菘 | 開始專指特定品種 |
現代台灣 | 白菜為主 | 菘成為老一輩用語 |
有趣的是,在台灣不同地區對白菜的稱呼也有差異。像北部比較常說「白菜」,中南部老一輩還是會用「菘仔」這個詞。這種語言上的差異,其實反映了台灣移民史的縮影。早期來台的閩南人帶來了這個古雅的稱呼,而後來隨著時代變遷,大家漸漸改用更直白的「白菜」說法。
說到白菜的品種,台灣常見的有山東白菜、天津白菜等,但老一輩還是習慣統稱為「菘」。這種命名方式也體現了台灣人對傳統的保留,即使現代名稱已經改變,但老一輩還是堅持使用這個有歷史感的稱呼。下次去菜市場聽到阿嬤說要買「菘」,你就知道她指的是什麼啦!
菘菜怎麼挑?菜市場阿嬤教你3招選最新鮮
每次去菜市場看到一堆菘菜,是不是很頭痛要怎麼選?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菜市場阿嬤傳授的3個挑選秘訣,保證讓你買到最新鮮的菘菜回家。這些方法都是阿嬤賣菜30年的經驗談,簡單又實用,下次去市場記得試試看!
首先看葉子的狀態,新鮮的菘菜葉片要翠綠有光澤,摸起來厚實有彈性。如果葉子已經開始發黃或是有明顯的斑點,那就表示放太久了。特別要注意葉柄的部分,要選粗壯飽滿的,太細瘦的通常口感會比較差。阿嬤說最好挑早上剛進貨的時候去買,這時候的菘菜最新鮮。
再來聞聞看味道,新鮮的菘菜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如果聞到有怪味或是酸味,那絕對不要買。有時候菘菜外表看起來還好,但其實已經開始變質了,這時候用聞的最準。記得要把整把菘菜拿起來聞,不要只聞表面幾片葉子。
最後一個秘訣是看切口,菘菜根部切面的顏色要白淨,如果已經變黑或是看起來乾乾的,就表示採收很久了。新鮮的菘菜切口會有點濕潤感,而且摸起來很平滑。阿嬤特別提醒,有些攤販會把不好的菘菜藏在下面,買的時候要翻開檢查一下。
挑選重點 | 新鮮特徵 | 不新鮮特徵 |
---|---|---|
葉子狀態 | 翠綠有光澤、厚實 | 發黃、有斑點 |
氣味 | 淡淡清香 | 怪味、酸味 |
根部切口 | 白淨濕潤 | 變黑乾燥 |
買回家的菘菜如果沒有馬上煮,記得用報紙包起來放冰箱,可以保存更久。阿嬤說菘菜最怕濕氣,所以不要直接放塑膠袋裡,這樣容易爛掉。現在正是菘菜的產季,價格便宜又好吃,學會這幾招就能買到最棒的菘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