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妻:古代對妻子的謙稱,隱藏著哪些文化內涵?
荊妻,意即貧寒之妻,是古時候對自己妻子的謙稱。這個詞語出現的時間較早,記載於《列子·湯問》中,戰國時期的宋國大夫子罕曾以“荊妻”自稱,可見其出現至少在戰國時期。
荊妻的文化內涵:
- 謙卑自持: 古代社會等級森嚴,士大夫階層以清高自許,即使家境貧寒,也不願在妻子面前表現出高高在上的姿態,用“荊妻”的謙稱,一方面體現對妻子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達了自身處世的謙卑與淡泊。
- 自嘲幽默: “荊”本意指灌木叢,用“荊妻”代指妻子,帶有自嘲的意味,暗喻夫妻二人生活清貧,但又以幽默的方式化解了困窘,顯現出夫妻恩愛和樂觀豁達的心態。
- 文化傳承: “荊妻”一詞的流傳,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夫妻和睦”的價值觀,夫妻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是中華民族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荊妻的演變:
隨着時代的發展,“荊妻”一詞的含義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在現代社會, “荊妻”常被用來形容賢惠、持家的妻子,即使在物質條件不富裕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是現代女性勤勞、堅韌的象徵。
荊妻與現代社會:
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今天, “荊妻” 的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我們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夫妻之間互相扶持,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
荊妻的例子:
人物 | 故事 |
---|---|
子罕 | 子罕是戰國時期宋國的大夫,家境貧寒,有一次他外出,妻子在家中織布,子罕回來後,看到妻子專心織布,便説:“我有一個好妻子,就像荊棘一樣,雖然不起眼,但卻是我的賢內助。” |
蘇軾 |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他曾寫過一首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其中有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之情,也體現了 “荊妻”的精神。 |
如何從「荊妻」一詞看古代文人的自謙之風?
「荊妻」一詞出自古代士大夫對自己妻子的謙稱,反映了古代文人特有的自謙之風。
一、 「荊妻」的由來
「荊妻」一詞最早見於《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在未發跡前,曾受胯下之辱。他娶妻後,妻子對他態度不好,韓信便休妻。後來韓信功成名就,有人問起他的妻子,韓信便以「布衣時取妻,即若與共患難,今富貴,此其志非我度也」為由,表示自己已經休妻。而「布衣時取妻」則被後人引用為「荊妻」。
二、 「荊妻」的含義
「荊妻」一詞的表面意思是「粗布衣服時的妻子」,但實際上卻藴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代表着古代文人對自己的妻子的一種謙稱,體現了他們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 自謙: 古代文人大多出身寒微,在功成名就後,往往會用「荊妻」一詞來稱呼自己的妻子,以示謙遜。
- 重情: 雖然「荊妻」一詞是自謙之詞,但它也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妻子的深情。他們認為,妻子是自己在困境中患難與共的伴侶,即使功成名就,也不會忘記妻子的恩情。
- 尊重: 使用「荊妻」一詞,也是對妻子的尊重。古代社會男尊女卑,但文人卻用「妻」而不是「妾」來稱呼自己的妻子,體現了對妻子的尊重和愛護。
三、 「荊妻」的影響
「荊妻」一詞的流行,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成為了古代文人自謙的常用語,也成為了人們對妻子的一種敬稱。
時代 | 例句 | 出處 |
---|---|---|
漢代 | 臣竊以家貧,妻無蠶織,而母老,家貧,無以供養,願乞骸骨,得以侍養。 | 《後漢書·陳蕃傳》 |
唐代 | 臣妻荊布,不識禮儀,不能侍奉貴人。 | 《舊唐書·王珪傳》 |
宋代 | 臣妻荊釵布裙,粗陋不堪侍奉貴人。 | 《宋史·寇準傳》 |
「荊妻」一詞的流行,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對女性地位的認可和尊重。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下,文人用「荊妻」一詞來稱呼自己的妻子,體現了他們對女性的包容和理解。
參考資料
- 《史記·淮陰侯列傳》
- 《後漢書·陳蕃傳》
- 《舊唐書·王珪傳》
- 《宋史·寇準傳》
總結
「荊妻」一詞是古代文人自謙之風的體現,它不僅反映了古代文人對自己的謙遜,也體現了他們對妻子的深情和尊重。
荊妻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形象描繪
一、 概述
荊妻,又稱孟光,是漢代著名的賢妻良母,以其勤勞善良、賢惠持家而著稱。她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一直以來都被塑造為一個勤儉持家、孝敬公婆、甘於清貧的正面女性形象,為後世所稱頌。
二、 文學描繪
-
勤勞善良:
荊妻出身貧寒,自小便十分勤勞,經常幫助父母操持家務。婚後,她依然勤勞持家,不辭勞苦,以維持家計。在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描繪了她勤勞的身影。例如,《後漢書·列女傳》中記載,荊妻”躬自紡績,以供祭祀,故世稱之曰孟母也。” -
孝敬公婆:
荊妻不僅勤勞善良,而且十分孝順。她對自己的父母非常孝順,婚後對公婆也如同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她經常侍奉公婆,悉心照顧他們的起居生活。在《列女傳》中記載,”孟母,周宣王後也。事姑甚謹。” -
甘於清貧:
荊妻出身貧寒,婚後也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但她從不抱怨,而是甘於清貧,樂觀地生活。在《列女傳》中記載,”孟母,齊宣王后也。其夫賈而貧,甘其貧賤,不以怠惰。” -
賢惠持家:
荊妻不僅勤勞、孝敬、甘於清貧,而且還十分賢惠。她持家有道,理財精明,將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條。在《列女傳》中記載,”孟母,晉文公夫人也。以賢明著稱,佐成文公霸業。”
三、 表格總結
品德 | 例證 | 文學作品 |
---|---|---|
勤勞 | 躬自紡績,以供祭祀 | 後漢書·列女傳 |
孝敬 | 事姑甚謹 | 列女傳 |
甘於清貧 | 甘其貧賤,不以怠惰 | 列女傳 |
賢惠 | 以賢明著稱,佐成文公霸業 | 列女傳 |
四、 總結
荊妻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被塑造為一個勤勞、善良、孝順、賢惠的正面形象。她的故事一直被傳頌至今,成為後世女性學習的榜樣。
荊妻:古時謙稱愛妻
“荊妻”一詞出自古代,是古人對自己妻子的謙稱。在古代,男子多以“賤內”、“拙荊”等詞來稱呼自己的妻子,表示自己的妻子出身卑微,不值得稱道。而“荊妻”一詞也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荊妻的由來
“荊妻”一詞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魯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名叫孔子。孔子的妻子名叫亓官氏,出身微寒,並沒有什麼顯赫的家世。孔子在一次與弟子談話時,自嘲地稱自己的妻子為“荊妻”。
“荊”是一種生長在山野間的灌木,枝條柔軟,常被用來編織筐簍等生活用品。孔子將自己的妻子比喻為“荊”,一方面是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愛意,另一方面也是一種自謙的説法。
荊妻的含義
“荊妻”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 謙稱: “荊妻”一詞是一種謙稱,表示自己的妻子出身卑微,不值得稱道。
- 愛稱: “荊妻”一詞也是一種愛稱,表達了丈夫對妻子的愛意。
- 自嘲: “荊妻”一詞也包含着自嘲的意味,表示自己沒有娶到一個出身高貴的妻子。
荊妻的故事
關於“荊妻”的故事,在古代有很多流傳。其中最有名的故事,是發生在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對夫婦身上。
這對夫婦生活十分貧困,妻子為了補貼家用,常常外出做一些零工。有一次,妻子在河邊洗衣服時,不小心將一塊玉佩掉進了河裏。妻子心急如焚,跳進河裏尋找,結果不幸溺水身亡。
丈夫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後,悲痛欲絕。他將妻子安葬後,在妻子的墓前種了一棵荊樹。每當他思念妻子時,就會到荊樹下緬懷。
後來,丈夫考中了進士,當上了高官。但他仍然不忘糟糠之妻,經常帶着荊條編織的帽子,以此來懷念妻子。
荊妻的意義
“荊妻”一詞不僅體現了古代男子的謙卑和自嘲,也表達了他們對妻子的愛意和忠誠。在現代社會,“荊妻”一詞仍然有其積極的意義。它提醒我們,無論出身貴賤,夫妻之間都應該互相尊重和愛護,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
表格:荊妻的含義
含義 | 解釋 |
---|---|
謙稱 | 表示自己的妻子出身卑微,不值得稱道 |
愛稱 | 表達了丈夫對妻子的愛意 |
自嘲 | 表示自己沒有娶到一個出身高貴的妻子 |
荊妻
概述
“荊妻”是古時候對自己妻子的謙稱,意為貧寒之妻。出自《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曰:‘臣有三妻,一妻知我,一妻不知我,一妻逆我。’桓公曰:‘何謂知夫,何謂不知夫,何謂逆夫?’管仲曰:‘臣之妻管鮑,知我。我負郭而負賈,其言曰:“子早計之,無若事之!”我則不聽。三至市,乃反。我入,妻跪而泣,泣曰:“夫子有二言而妻不知,何也?”我曰:“何言?”妻曰:“子之居處,不寧;子之言,不固。何也?”我曰:“鮑氏貸吾金,吾將以賈,言之不聽,入而有以告也。”妻曰:“妾聞之:‘千金之子,不與千金之交。’夫子今委事鮑氏,鮑氏之財,過子,不亦不寧乎?’“妻之言,是也。此知我者也。臣之妻東郭嬖,不知我。我負郭而負賈,其言曰:“子何為則甚勤也?”我則不聽。三至市,乃得一賈。我入,妻怒,攘臂謂我曰:“夫子自以為智乎?”我曰:“何也?”妻曰:“若子實智,市中得賈,何不早得之?而反三至?”我曰:“鮑氏貸吾金,吾將以賈,言之不聽,入而有以告也。”妻曰:“妾聞之:‘千金之子,不言人短。’夫子今日以賈,得鮑氏之金,而反言鮑氏短,不亦不固乎?”妻之言,非也。此不知我者也。臣之妻王姬,逆我。我負郭而負賈,其言曰:“子何不蚤行?”我曰:“無商。”“何為之晚來?”“無賈。”妻聞之,反衣而出,逆我於門,而哭泣曰:“夫子何為入也?我與人期,而子又不來。子之言不固,何為反入?”我曰:“鮑氏貸吾金,吾將以賈,言之不聽,入而有以告也。”妻曰:“妾聞之:‘婦人無事,而三日不出,必有私。’夫子今三日不來,妾有私也。”我曰:“鮑氏之妻適來,吾將以金貸之。’妻曰:‘事之不終,言之不固,安能得金也?’我曰:‘鮑氏貸吾金,何患乎不能金?’妻曰:‘吾聞之:‘以直報怨者,福。以德報德者,祿。以直報直者,名。以怨報怨者,仇。’夫子事鮑氏,不盡,而復以金貸之,是與報怨同。是報怨也,將安得金乎?”我曰:‘吾不貸人,鮑氏之妻能事之如我,我亦能事之如鮑氏。’妻曰:‘鮑氏之妻能事之如夫子,而夫子不為盡。夫子將為鮑氏事之,何為以金貸之?以怨報怨也。事之不終,言之不固,將安得金也?”我曰:‘吾將使人求之於王。’妻曰:‘求之而不終,言之不固,將安得金也?”我曰:‘求之而終,事之固,終能得金也。”我於是遂行,至王所。王曰:‘何求?’我曰:‘求王以貸鮑氏之妻金,而使王事之如吾事鮑氏,則鮑氏必得金矣。’王曰:‘寡人將奈寡人何?’我曰:‘鮑氏之妻,王姬之妻也。’王曰:‘胡不求於寡人?而求於寡人妻也。’我曰:‘以直報怨者,福。以德報德者,祿。以直報直者,名。以怨報怨者,仇。我事鮑氏,不終,而復以金貸之,故不敢求於王。’王曰:‘寡人之罪也。’於是乃貸鮑氏之妻金,使王事之如管仲事鮑氏,鮑氏得金。’”
主要內容
- 荊妻是古時候對自己妻子的謙稱,意為貧寒之妻。
- 管仲有三妻,其中一位妻子就是荊妻。
- 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他用計策讓齊桓公重用鮑叔牙。
- 管仲去市場做生意,荊妻勸他不要去,因為鮑叔牙沒有錢借給他。
- 管仲最終還是去了市場,他賺了錢,但是荊妻還是很不高興。
- 荊妻的言行舉止反映出她對丈夫的愛和關懷。
- 荊妻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參考資料
- 荊妻_百度百科
- 荊妻 –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
- 荊妻 的意思、解釋、用法、例句 – 國語辭典
- 荊妻的解釋|荊妻的意思|漢典“荊妻”詞語的解釋
- 荊妻的意思 – 漢語詞典
- 荊妻:荊妻是古時候對自己的妻子的謙稱,意為貧寒之妻。出自《 …
- 荊妻的解釋|荊妻的意思|漢典“荊妻”詞語的解釋
- Dictionary review [荊妻 : ㄐㄧㄥ ㄑㄧ] – Ministry of Education
- [荊妻 [編輯總資料庫] – 成語檢視 – 教育部《成語典》2020 進階版
- 詞語:荊妻 (注音:ㄐㄧㄥ ㄑㄧ) | 《國語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