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風水雞刣無肉:虛有其表,內裡空虛
“膨風水雞刣無肉” 是句台灣俗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只有外表光鮮亮麗,中身卻毫無實質內容,就像吹脹的氣球,看似豐滿,實則空虛。
這句俗語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虛偽和實踐之間的差距,也提醒我們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注重內在的修養和實力。
一、“膨風水雞”的由來
“膨風”源自日語“膨張”,指膨脹、擴張的意思。 “水雞” 是一種體型較大的水鳥,常在水中覓食,由於羽毛蓬鬆,看起來十分飽滿。然而,實際上水雞的肉很少,而且骨頭多,可食用的部分不多。
因此,“膨風水雞” 便成了虛有其表、內裡空洞的代名詞。
二、“膨風水雞刣無肉” 的應用
這句俗語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用於形容各種各樣的人和事,例如:
- 吹噓自己很有錢,但實際上卻一無所有的人。
- 承諾做很多事,但最後卻沒有兑現的人。
- 外表華麗,但內涵貧乏的商品。
- 空洞的政治承諾和宣傳口號。
三、“膨風水雞刣無肉” 的警示
“膨風水雞刣無肉” 提醒我們,不要只看表面,要注重實質。
人應該注重內在的修養和實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外表的虛榮。只有擁有真正的才華和能力,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企業也應該重視產品的品質和服務,而不是一味追求華麗的包裝和廣告。只有顧客真正認可產品的價值,企業才能獲得長久的發展。
四、“膨風水雞刣無肉” 的表格
詞語 | 意義 | 例句 |
---|---|---|
膨風 | 膨脹、誇大 | 他説話很膨風,總是把自己説得天花亂墜。 |
水雞 | 一種水鳥,體型較大,羽毛蓬鬆 | 水雞的肉很少,而且骨頭多。 |
刣無肉 | 沒有肉 | 膨風水雞刣無肉,指的是虛有其表,內裡空虛。 |
參考資料
-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膨風
-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水雞
-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刣
附錄
- 台灣俗語每日一句「膨風水雞刣無肉」 – Yahoo奇摩新聞
- 台灣俗語 | 膨風水雞刣無肉 | 每日一句 |【碰風水雞】 – 楊嶺笑師傅
- 膨風水雞刣無肉。 –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
- 《台灣俗語》每日一句「膨風水雞刣無肉」 – 華視新聞網
- (5)膨風-用台灣閩南語查詞目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 膨風水雞刣無肉 (POJ字幕) – YouTube
- 膨風水雞刣無肉。 –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
- 閩南諺語 《 膨風水雞刣無肉 》 – YouTube
何時使用「膨風水雞刣無肉」可能會引起爭議?
「膨風水雞刣無肉」是一句粵語俗語,用來形容表面上看起來很豐盛,實際上卻空洞無物。這句話在不同場合使用,可以引發不同的解讀和爭議。
1. 對個人/羣體的批評:
使用「膨風水雞刣無肉」來形容個人或羣體的成果或言論時,可能會被視為一種人身攻擊或侮辱。例如,指責某人「做人唔實淨,講野得個講,做到就縮曬」,可能會引發衝突。
2. 對產品/服務的評價:
如果用「膨風水雞刣無肉」來評價產品或服務,有可能會被商家或消費者認為是惡意中傷。例如,指責某個品牌「宣傳講到天上有地下無,實際上質素麻麻」,可能會引發商家的反駁或消費者的不滿。
3. 對事件/問題的描述:
當「膨風水雞刣無肉」用於描述事件或問題時,可能會被認為是誇大其詞或偏頗的觀點。例如,指責某個事件「表面上聲勢浩大,實際上根本無咩內容」,可能會引發不同意見的爭論。
4. 文化差異和語境:
值得注意的是,這句俗語帶有強烈的地域性和文化色彩,不熟悉粵語文化的人可能無法理解其含義,甚至會產生誤解。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這句話,需要格外謹慎。
總結表格:
使用情境 | 潛在爭議 |
---|---|
個人/羣體批評 | 人身攻擊/侮辱 |
產品/服務評價 | 惡意中傷/誤導 |
事件/問題描述 | 誇大其詞/偏頗 |
文化差異和語境 | 誤解/冒犯 |
總而言之,使用「膨風水雞刣無肉」需要謹慎,考慮到不同的語境和文化差異,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爭端。
為什麼「膨風水雞刣無肉」能如此精準地形容某些人的行為?
俗語「膨風水雞刣無肉」用來形容那些看似聲勢浩大、氣勢凌人,但實際上卻是空空如也、毫無內涵的人,可謂是十分貼切。
一、 「膨風水雞刣無肉」的字面含義
- 膨風: 吹噓、誇大。
- 水雞: 一種體型較大但肉很少的鳥類。
- 刣: 宰殺。
- 無肉: 沒有任何肉。
字面上理解,這句話指的是,即使宰殺了一隻體型很大的水雞,也無法獲得任何肉,因為它的身體裏幾乎都是水分和骨頭。
二、 「膨風水雞刣無肉」的引申含義
引申到人的行為上,這句話則用來形容那些説話誇大其詞,喜歡吹噓自己、吹噓自己的能力或成就,但卻缺乏實際內容和真材實料的人。他們就像水雞一樣,外表看似龐大,但實際上空空如也,毫無實質性的東西。
三、 「膨風水雞刣無肉」的典型表現
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
行為 | 表現 |
---|---|
口若懸河 | 説起話來滔滔不絕,但內容空洞無物,缺乏深度和邏輯性。 |
吹噓自己的能力 | 誇大自己的能力,把簡單的事情説得天花亂墜,實際上卻做不出什麼實際成績。 |
喜歡邀功 | 做了一點小事就到處宣揚,好像自己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一樣。 |
缺乏實踐能力 | 理論一套一套,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一塌糊塗。 |
四、 結語
「膨風水雞刣無肉」是一句非常生動形象的俗語,它不僅能準確地形容那些空有其表、缺乏內涵的人,還能提醒我們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
膨風水雞刣無肉:從俗語看台灣人務實精神
“膨風水雞刣無肉”,這句耳熟能詳的台灣俗語,生動地刻畫出台灣人務實、不喜虛浮的性格特質。透過這句俗語,我們可以更深入理解台灣文化中重視實質效益、腳踏實地的精神。
一、膨風水雞的意涵
“膨風”在台語中意指吹牛、誇大、不切實際。“水雞”則是水田裡常見的一種鳥類,體型肥碩,但肉質稀少,實際可食用的部分不多。因此,“膨風水雞”比喻的是外表看似豐滿,但實際內容卻空虛乏味的現象。
二、刣無肉的對比
“刣”在台語中意指殺,而“無肉”則代表著空洞、缺乏實質內容。將“膨風水雞”與“刣無肉”並列,形成強烈的對比,突顯出虛假外表和實質內容之間的差距。
詞彙 | 意義 | 例句 |
---|---|---|
膨風 | 吹牛、誇大、不切實際 | 伊講話常常膨風,實際上根本做不到。 |
水雞 | 水田裡常見的一種鳥類,體型肥碩,但肉質稀少 | 俗語説,膨風水雞刣無肉,意思就是外表看起來很豐滿,但實際上卻空洞乏味。 |
刣 | 殺 | 伊將隻雞刣了,準備煮來吃。 |
無肉 | 空洞、缺乏實質內容 | 這本書寫了一大堆廢話,根本無肉,一點實質內容都沒有。 |
三、務實精神的體現
“膨風水雞刣無肉”這句俗語,反映出台灣人務實、不喜虛浮的性格特質。台灣人注重實際效益,不喜歡空談理論,而是更傾向於腳踏實地地做事。他們相信,只有通過努力和實踐,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四、文化的影響
台灣的務實精神與其歷史文化背景息息相關。台灣早期經歷過拓荒時期,資源有限,生存不易。為了生存,先民必須腳踏實地,努力耕耘,才能獲得收穫。這種務實的精神代代相傳,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特質之一。
五、結語
“膨風水雞刣無肉”這句俗語提醒我們,外表的光鮮亮麗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內在的實質內容和努力付出的行動。唯有腳踏實地,努力奮鬥,才能實現真正的成功。
膨風水雞刣無肉
這句俗諺,用字雖然平淡,卻用一種生動的比喻,道盡了某種人的本質,也讓所有見過膨風水雞的人都印象深刻。
膨風水雞,指的是一種被注射空氣,以營造更大體積的雞。它看起來肥碩飽滿,但一宰殺,卻發現肉少得可憐。這就像虛張聲勢、吹噓自己能力卻無實際才能的人,外表光鮮亮麗,但內裡空空如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誇誇其談,自詡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但實際上卻一知半解,甚至連最基本的知識都缺乏。他們喜歡炫耀自己的財富、地位,卻對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視而不見。
膨風水雞刣無肉,不僅是對這種人的生動刻畫,更是一種警示。它提醒我們,不要被表象所矇蔽,要懂得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避免被虛假的事物所迷惑。
詞語 | 解釋 | 出處 |
---|---|---|
膨風 | 吹牛、誇大 |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
水雞 | 水雉,一種鳥類 |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
刣 | 殺 |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
無肉 | 沒有肉 |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
參考資料:
- 膨風水雞刣無肉。 –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 俗語「膨風水雞刣無肉。」是什麼意思?【俗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