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健身圈很紅的「立甲 筋肉」訓練法,其實就是透過特定動作讓肩胛骨呈現立起的狀態,同時強化周邊肌群的協調性。這種訓練方式不只讓你的背部線條更好看,還能改善長期駝背造成的圓肩問題,連帶讓整個人的體態都變挺拔。
說到立甲訓練,很多人會誤以為只是單純練背肌,其實它更注重「肩胛骨控制能力」。我自己剛開始練的時候,花了整整兩週才找到正確的發力方式。以下是幾個新手常見的錯誤和改善方法:
常見錯誤 | 可能原因 | 改善方式 |
---|---|---|
肩膀聳起 | 斜方肌過度代償 | 先放鬆頸部再做動作 |
手肘外翻 | 肱三頭肌無力 | 加強三頭肌孤立訓練 |
腰部代償 | 核心肌群沒收緊 | 練習時手扶牆壁減輕負荷 |
記得第一次成功做到立甲動作時,那種背部肌肉被完整啟動的感覺真的很爽!特別是做完後會發現平常容易緊繃的肩頸區域突然輕鬆很多。建議可以從最基礎的「貓牛式」開始練習,慢慢增加肩胛骨的活動度。
進階一點的訓練者會搭配彈力帶或TRX繩來加強立甲的效果。我個人最愛用彈力帶做「肩胛下拉」,這個動作能同時訓練到前鋸肌和菱形肌,對塑造立甲線條特別有用。剛開始可能會覺得肌肉很痠,但堅持兩週後就會明顯感覺背部變得更緊實。
最近健身圈超夯的「立甲」到底是什麼?健身新手必看的基礎解析來啦!很多剛開始練重訓的朋友都對這個詞一頭霧水,其實它就是我們常說的「站姿槓鈴推舉」啦,只是用比較帥氣的方式稱呼而已。這個動作主要鍛鍊肩膀和上背肌群,是打造倒三角身材的關鍵動作之一,但很多新手常常因為姿勢不正確導致受傷,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超實用的訓練動作。
立甲看起來簡單,但其實有很多細節要注意。首先,雙腳要與肩同寬站穩,核心肌群全程收緊,這樣才能保護腰椎。舉起槓鈴時手肘要稍微向前,讓槓鈴貼近臉部上升,千萬不要像有些健身房常見的錯誤姿勢那樣把脖子往前伸,這樣很容易傷到頸椎。新手建議先用空槓練習動作軌跡,等熟悉後再慢慢增加重量。
常見錯誤 | 正確做法 | 小提醒 |
---|---|---|
腰部過度後仰 | 收緊核心保持中立 | 可以稍微屈膝緩衝 |
手肘向外打開 | 手肘微向前45度 | 想像要用手肘撞前方的人 |
槓鈴離身體太遠 | 貼近臉部上升 | 下巴記得微收 |
重量加太快 | 先掌握動作模式 | 寧輕勿假 |
說到重量選擇,很多男生為了面子一開始就用太重的槓片,結果動作變形根本練不到目標肌群。建議新手從輕重量開始,每組做8-12下,感受肩膀肌肉的發力感。女生也別擔心會練太壯,適當的重量只會讓你的肩膀線條更好看。記得訓練前要充分熱身,特別是肩關節的活動度要夠,可以做幾組徒手的肩繞環來暖身。
訓練頻率方面,立甲屬於多關節的複合動作,建議每週練1-2次就夠了,給肌肉足夠的恢復時間。搭配其他肩部訓練如側平舉、face pull等動作效果會更好。如果做完立甲發現脖子或下背特別痠痛,那很可能就是姿勢有問題,建議錄影自己的動作或找專業教練調整。健身最怕的就是受傷,所以寧可進步慢一點也要把動作做對喔!
最近好多健身愛好者都在討論「立甲」這個訓練動作,為什麼練立甲能讓你的肩膀更穩固?物理治療師告訴你,這其實跟肩關節的穩定機制有直接關係。立甲訓練需要同時啟動肩胛骨周圍的肌群,特別是那些平常容易被忽略的小肌肉,透過持續的負重訓練,可以讓整個肩膀的穩定度大幅提升。
先來看看立甲訓練主要鍛鍊到的肌肉群:
主要肌群 | 次要肌群 | 輔助肌群 |
---|---|---|
前鋸肌 | 斜方肌下部 | 三角肌 |
肩胛下肌 | 菱形肌 | 肱二頭肌 |
旋轉肌袖 | 胸小肌 | 核心肌群 |
物理治療師特別強調,現代人因為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肩膀常常處於內旋狀態,導致肩胛骨位置跑掉。立甲訓練正好可以反向調整這個問題,透過手撐地的姿勢強迫肩胛骨回到正確位置,同時訓練到那些負責穩定的深層肌肉。很多來復健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立甲訓練後,肩膀疼痛的情況都有明顯改善。
實際練習時要注意,剛開始可能會覺得肩膀很吃力,這是正常的。因為平常這些肌肉很少被用到,突然要它們工作當然會抗議。建議可以從靠牆的立甲開始練習,等肌力慢慢建立起來後,再嘗試離牆的版本。物理治療師也提醒,如果過程中出現尖銳疼痛就要立刻停止,這可能是姿勢不正確或肌肉代償的警訊。
最近去健身房,總能看到不少人在做立甲訓練,但仔細一看發現很多人的姿勢都不太標準。健身房常見的立甲訓練,你做對了嗎?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看似簡單卻容易出錯的動作,幫你避免運動傷害,讓訓練效果更好。
立甲訓練主要鍛鍊核心肌群和上肢力量,但如果姿勢不正確,很容易造成手腕或肩膀受傷。最常見的錯誤就是臀部抬太高或太低,這樣不僅練不到核心,還會給腰椎帶來壓力。正確的姿勢應該讓身體從頭到腳呈一直線,像塊木板一樣平穩,這也是為什麼它叫”立甲”的原因。另外很多人會憋氣,這其實會影響肌肉的持續發力,記得要保持自然呼吸喔!
下面整理幾個立甲訓練的常見錯誤和修正方法,大家可以對照看看:
常見錯誤 | 正確做法 | 小技巧 |
---|---|---|
臀部下沉或過高 | 收緊核心,保持身體成直線 | 想像肚臍往脊椎方向貼 |
手腕疼痛 | 手掌完全貼地,重量均勻分散 | 可以試著握拳或用前臂支撐 |
肩膀靠近耳朵 | 肩胛骨下沉,遠離耳朵 | 想像要把肩胛骨塞進後口袋 |
頭部下垂或過仰 | 視線自然向下,頸部放鬆 | 可以看前方約30公分的地面 |
剛開始練習時,建議先從30秒開始,慢慢增加時間。如果覺得太吃力,可以先做跪姿立甲,等核心力量提升後再挑戰標準姿勢。記得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感受,如果發現某個部位特別痠痛或不舒服,可能就是姿勢需要調整了。很多人以為撐越久越好,其實動作的質量比時間長短更重要,寧可做短時間但標準的動作,也不要硬撐導致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