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颱:一個讓台灣人聞風喪膽的名詞
穿心颱,一個對台灣人來説充滿恐懼的詞彙。它指的是颱風路徑直接穿過台灣,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定義,穿心颱是指颱風中心經過台灣本島範圍,或是非常靠近台灣本島,造成全島性強風豪雨的颱風。 這些颱風通常會帶來強勁的風力、暴雨和高漲的浪潮,對台灣造成嚴重的損失。
歷史上,台灣曾經遭受過許多穿心颱的襲擊,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 1959年八七水災:由葛樂禮颱風造成,造成近千人死亡。
- 1977年葛樂禮颱風:造成超過200人死亡。
- 1996年賀伯颱風:造成超過100人死亡。
- 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超過600人死亡。
這些穿心颱都對台灣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是台灣人心中永遠的痛。
穿心颱的預測和防範
由於穿心颱的破壞力巨大,因此預測和防範穿心颱就顯得格外重要。中央氣象局會密切追蹤颱風動態,並發布颱風警報,提醒民眾做好防颱準備。
民眾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防範穿心颱:
- 隨時關注氣象局的颱風資訊。
- 準備好防颱物資,例如糧食、飲用水、手電筒、電池等。
- 加固門窗,清理排水溝,防止淹水。
- 根據氣象局指示,做好撤離準備。
穿心颱帶來的警示
穿心颱的頻繁發生,提醒我們台灣位處颱風頻繁的區域,必須做好防颱準備。平時應加強防災意識,學習防災知識和技能,才能在颱風來襲時將損失降到最低。
穿心颱的相關資料
資料項目 | 資料內容 |
---|---|
穿心颱的定義 | 颱風中心經過台灣本島範圍,或是非常靠近台灣本島,造成全島性強風豪雨的颱風。 |
台灣歷史上著名的穿心颱 | 八七水災 (葛樂禮颱風)、葛樂禮颱風、賀伯颱風、莫拉克颱風 |
防範穿心颱的方法 | 關注氣象局資訊、準備防颱物資、加固門窗、做好撤離準備 |
穿心颱帶來的警示 | 台灣位處颱風頻繁的區域,必須做好防颱準備。 |
參考資料
-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 壹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 Yahoo奇摩新聞
- 鳴人堂
如何應對即將來襲的穿心颱?專家提供實用防災建議
穿心颱即將來襲,做好防災準備刻不容緩!本文整理專家建議,提供實用防災資訊,幫助您安全度過颱風天。
準備工作:
項目 | 備註 |
---|---|
確認颱風路徑 | 密切關注氣象局發布的最新資訊。 |
準備應急物資 | 飲用水、乾糧、藥物、手電筒、電池等。 |
加固門窗 | 避免強風吹襲造成損害。 |
清理陽台雜物 | 防止被強風吹落造成傷害。 |
準備好應急照明 | 以防停電。 |
確保通訊暢通 | 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 |
颱風期間:
項目 | 備註 |
---|---|
避免外出 | 尤其不要靠近河邊、山邊等危險地帶。 |
關閉門窗 | 防止雨水和強風侵入室內。 |
不要靠近玻璃窗 | 以免玻璃碎裂造成傷害。 |
不要撐傘外出 | 易被強風吹倒或造成危險。 |
颱風過後:
項目 | 備註 |
---|---|
檢查房屋損壞情況 | 及時維修損壞的門窗、牆壁等。 |
清理環境衞生 | 清理倒伏的樹木、雜物等。 |
避免飲用受污染的飲用水 | 煮沸自來水或使用瓶裝水。 |
注意事項:
- 如需緊急救助,請撥打 999 求救電話。
- 注意防滑和觸電,不要靠近電線杆等危險設備。
- 保持冷靜,按照指示安全撤離。
希望以上防災建議能幫助您安全度過穿心颱風!
如何判斷一個颱風是否會成為穿心颱?氣象局的分析方法
穿心颱是指颱風路徑由海峽穿過,造成兩岸都可能受其影響的現象。判斷一個颱風是否會成為穿心颱,需要綜合考量多種氣象因素,其中氣象局的分析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1. 觀察颱風路徑預報:
氣象局會持續追蹤颱風的移動路徑,並根據最新的預報資料進行分析。若預報顯示颱風可能由海峽穿過,則有成為穿心颱的可能性。
2. 分析颱風強度和範圍:
颱風的強度和範圍也會影響其影響範圍。一般而言,強度較強、範圍較大的颱風,其影響範圍也會較廣,更容易成為穿心颱。
3. 評估地形因素:
台灣的中央山脈地形會影響颱風的移動路徑。若颱風預計由台灣南部海域登陸,並朝東北方向移動,則可能受到地形阻擋,轉向由海峽穿過,成為穿心颱。
4. 參考其他氣象資料: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氣象局也會參考其他氣象資料,如風場、降水、海温等,以更精準地預測颱風的路徑和影響。
以下表格整理了判斷颱風是否會成為穿心颱的相關因素:
因素 | 影響 | 可能性 |
---|---|---|
颱風路徑預報 | 由海峽穿過 | 較高 |
颱風強度和範圍 | 強度較強,範圍較大 | 較高 |
地形因素 | 受中央山脈阻擋 | 較高 |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颱風的路徑預測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因此需要持續關注氣象局的最新資訊。
表格
因素 | 影響 | 可能性 |
---|---|---|
颱風路徑預報 | 由海峽穿過 | 較高 |
颱風強度和範圍 | 強度較強,範圍較大 | 較高 |
地形因素 | 受中央山脈阻擋 | 較高 |
其他注意事項
本文章僅提供參考,實際情況需以氣象局發布的最新資訊為準。
穿心颱:字面含義與背後真相
隨著氣象資訊越發普及,人們逐漸熟悉了各種颱風術語,其中「穿心颱」尤為引人注目。然而,你知道「穿心颱」的真正含義嗎?它是否真的會造成如同字面般穿透島嶼的毀滅性打擊?
穿心颱的字面含義:
「穿心颱」一詞源於其路徑特徵,指的是颱風路徑恰好穿越台灣本島,並在台灣南北兩端登陸。由於颱風中心會橫掃整個島嶼,因此被形象地稱為「穿心」。
穿心颱的實際影響:
雖然「穿心颱」的字面含義令人擔憂,但實際上,穿心颱並非總是造成巨大災害。其影響程度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颱風本身的強度、登陸位置、移動速度以及與其他氣象系統的交互作用等。
實際上,歷史上著名的「穿心颱」並不多見,例如 1959 年的「八七水災」和 2009 年的「莫拉克颱風」。這兩次颱風都造成嚴重的洪水和山崩,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穿心颱的應對措施:
面對「穿心颱」的威脅,做好充分的應對措施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 密切關注氣象資訊: 及時瞭解颱風的動態,包括路徑、強度和登陸時間等。
- 做好防災準備: 儲備充足的食物、飲用水和應急物資,並準備好必要的避險措施。
- 聽從政府指揮: 遵守政府發佈的各項指令,及時撤離危險區域,確保自身安全。
穿心颱的科學解讀:
「穿心颱」的稱呼帶有強烈的恐懼意味,但它並非一種科學術語。氣象學上,並不存在「穿心颱」這一專有名詞。颱風的命名和分類主要根據其強度、風速和路徑等因素進行。
總結:
「穿心颱」的字面含義容易引起恐慌,但實際上,其影響程度取決於多種因素。做好充分的防災準備和科學應對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颱風災害的風險。同時,我們也應理性看待「穿心颱」的稱呼,避免過度恐慌。
穿心颱與其他颱風類型比較
颱風類型 | 路徑特徵 | 影響程度 | 歷史案例 |
---|---|---|---|
穿心颱 | 穿越台灣本島,南北兩端登陸 | 影響程度取決於多種因素 | 1959 年「八七水災」、2009 年「莫拉克颱風」 |
橫掃型颱風 | 沿台灣東部或西部海岸線移動,造成強風豪雨 | 影響程度取決於颱風強度和移動速度 | 2016 年「尼伯特颱風」 |
環流型颱風 | 在台灣附近海域滯留,造成持續性降雨 | 影響程度取決於滯留時間和降雨量 | 2019 年「利奇馬颱風」 |
參考資料:
-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 鳴人堂
- Yahoo奇摩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 生活資訊網
- 香港天文台
- 維基百科
表格:
颱風類型 | 路徑特徵 | 影響程度 | 歷史案例 |
---|---|---|---|
穿心颱 | 穿越台灣本島 | 影響程度取決於多種因素 | 1959 年「八七水災」、2009 年「莫拉克颱風」 |
橫掃型颱風 | 沿台灣東部或西部海岸線移動 | 影響程度取決於颱風強度和移動速度 | 2016 年「尼伯特颱風」 |
環流型颱風 | 在台灣附近海域滯留 | 影響程度取決於滯留時間和降雨量 | 2019 年「利奇馬颱風」 |
穿心颱意思:解析穿心颱的形成與影響
穿心颱,又稱為「中心穿過地形」的颱風,意指颱風中心直接穿越台灣本島或其附近陸地。由於台灣地形狹長,一旦遭遇穿心颱,將會導致全台各地受到強風豪雨的侵襲,造成嚴重的災害。
穿心颱形成的原因
穿心颱的形成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
- 颱風路徑: 當颱風路徑正好經過台灣上空,並直接穿越地形時,便會形成穿心颱。
- 地形影響: 台灣地形狹長,山脈縱貫南北,容易阻擋颱風前進,造成其路徑發生變化,進而增加穿心颱發生的機率。
穿心颱的影響
穿心颱帶來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影響 | 説明 |
---|---|
強風豪雨 | 風速可達17級以上,降雨量可達數百毫米,造成山洪暴發、土石流等災害 |
電力中斷 | 強風吹倒電線桿或損壞變電設備,導致大範圍停電 |
交通中斷 | 道路坍方、橋樑損毀,造成交通阻塞或阻斷 |
農作物損害 | 強風豪雨導致農作物倒伏或受損 |
台灣歷年穿心颱造成的災害
台灣歷史上曾遭遇過多次穿心颱,造成嚴重的災害。以下列舉幾個例子:
- 2009年 莫拉克颱風: 造成681人死亡,是台灣史上死傷最慘重的風災。
- 2001年 桃芝颱風: 造成87人死亡,超過2萬間房屋損毀。
- 1996年賀伯颱風: 造成50人死亡,超過10萬間房屋受損。
如何預防穿心颱的災害
- 關注氣象局的颱風資訊,及早做好防颱準備。
- 做好防災儲備,準備充足的食物、飲水、藥品等物資。
- 加強房屋的防颱措施,例如加固門窗、清理排水溝等。
- 瞭解避難路線,必要時前往安全的避難場所。
穿心颱的影響不容小覷,做好防災準備,才能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