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幫家裡重新裝潢,才發現原來「樓梯寬」這個細節超級重要!以前都覺得樓梯只要夠走就好,實際規劃時才懂,太窄不僅難搬家具,連平常走路都容易撞到。尤其家裡有長輩或小孩的話,樓梯寬度真的不能隨便馬虎。
先來分享幾個常見空間的樓梯寬度建議:
空間類型 | 建議最小寬度 | 注意事項 |
---|---|---|
一般住宅 | 80-90公分 | 要考慮家具搬運 |
透天厝 | 100公分以上 | 建議做雙人可並行 |
商業空間 | 120公分 | 要符合消防法規 |
老屋改建 | 至少75公分 | 原有結構限制較多 |
我家的慘痛經驗是當初為了省空間,樓梯寬只做75公分,結果買沙發時差點搬不上去!師傅說現在很多家具都是組合式,但有些大件物品還是要整件搬運。後來重做時直接加到90公分,走起來舒服多了,連搬家公司的師傅都稱讚這個決定很聰明。
另外要注意的是,樓梯寬度會影響扶手安裝位置。太窄的樓梯如果硬要裝扶手,反而會讓實際可走空間變得更小。建議可以選擇牆面嵌入式扶手,或是比較薄的款式。我家最後選了3公分厚的實木扶手,既美觀又不佔空間,老人家上下樓也比較安心。
說到施工細節,樓梯寬度的測量要從完成面算起,包含磁磚或木地板的厚度。有些師傅會忘記把這個算進去,結果實際可用寬度比預期的少。我們家就是磁磚貼完後發現少了2公分,還好影響不大,但如果是做極限寬度的就要特別注意這個細節。
樓梯寬度怎麼量?3步驟教你DIY測量不踩雷
最近家裡要裝修或買新傢俱,發現樓梯寬度卡關不知道怎麼量嗎?別擔心,其實自己動手量超簡單!今天就來分享在地老師傅都在用的實用技巧,讓你不用花錢請人也能精準掌握樓梯尺寸,搬東西、裝修再也不怕卡住啦~
第一步:準備工具超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準備好這些基本工具才不會量到一半手忙腳亂:
– 金屬捲尺(布尺容易拉伸不準)
– 筆記本和筆
– 水平儀(非必需但建議有)
– 手電筒(樓梯間通常較暗)
特別提醒大家,量樓梯千萬別用步伐或目測,之前我鄰居阿明就是這樣估錯尺寸,結果新買的沙發卡在樓梯間上不去超尷尬!
第二步:實際測量這樣做
樓梯寬度要量對位置才有意義,重點是要測「實際可用空間」:
測量位置 | 正確量法 | 常見錯誤 |
---|---|---|
扶手間淨寬 | 兩側扶手內緣水平距離 | 只量牆面忽略扶手厚度 |
轉角處 | 最窄處的垂直投影寬度 | 忽略轉角突出物 |
階梯面 | 從踢板到階梯邊緣的直線距離 | 誤量斜板部分 |
記得要在不同高度多量幾個點,尤其老房子樓梯常有不規則狀況。像我們社區30年老屋,樓梯上方因為有樑柱,中間段突然縮窄15公分,很多人沒注意到就出包!
第三步:記錄細節不能少
量完基本寬度後,這些細節數據也要記下來:
1. 樓梯總階數和轉折方向
2. 每一階的踏面深度
3. 天花板最低點高度(搬長物品超重要)
4. 牆面是否有突出物(如電錶箱、消防設備)
建議可以用手機拍下樓梯全景和特殊結構,現場量測時對照著看更不容易漏掉重點。上次幫朋友搬家就遇到樓梯轉角有個隱藏式消防栓,差點把貴重音響撞壞,還好有先拍照確認!
為什麼樓梯寬度會影響居家安全?專家解析關鍵
最近有好多朋友在裝修時都會問,樓梯寬度到底要留多少才安全?其實這個問題超重要,因為樓梯太窄不僅走起來卡卡,還可能增加跌倒風險。根據建築師朋友分享,台灣常見的透天厝樓梯寬度至少要75公分以上,這樣搬家具或緊急逃生時才不會卡住。
樓梯設計其實有很多小細節要注意,除了寬度之外,階高和踏面深度也很關鍵。像我們家上次裝修時,師傅就特別提醒階高最好不要超過18公分,不然老人家上下樓會很吃力。踏面深度則建議在26-30公分之間,這樣腳掌才能完全踩穩。
樓梯安全標準 | 建議數值 | 注意事項 |
---|---|---|
樓梯寬度 | 75-90公分 | 雙人通行需90公分以上 |
階高 | 15-18公分 | 超過20公分危險性大增 |
踏面深度 | 26-30公分 | 小於25公分容易踩空 |
很多人在規劃樓梯時只考慮美觀,卻忽略實際使用需求。像我家隔壁阿嬤就抱怨她家的旋轉樓梯雖然漂亮,但寬度只有60公分,每次買菜回家都要側身走,超不方便的。建築師說這種情況在老公寓特別常見,建議可以加裝防滑條和扶手來提升安全性。
另外要提醒的是,樓梯轉角平台的寬度也不能忽略。專家建議平台至少要跟樓梯一樣寬,這樣萬一跌倒才有緩衝空間。我表哥家上次就是因為平台太窄,搬沙發時不小心撞到牆,結果整組沙發卡在樓梯間超尷尬的。
裝修前必看!樓梯寬度標準尺寸懶人包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樓梯裝修的尺寸問題,畢竟樓梯不只是走路的通道,還關係到整體空間感和安全性。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台灣常見的樓梯尺寸標準,讓大家在規劃時有個參考依據,不用擔心踩雷啦!
一般來說,住宅樓梯的踏面(就是我們踩的那個平面)建議在23-28公分之間,這個深度走起來最舒服。至於踏板高度(就是每一階的高度差),最好控制在16-18公分,老人家或小朋友走起來才不會太吃力。樓梯的總寬度則要看空間大小,但最少要有75公分,兩個人側身而過才不會卡卡的。
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大家一目了然:
項目 | 建議尺寸範圍 | 注意事項 |
---|---|---|
踏面深度 | 23-28公分 | 低於23公分容易踩空 |
踏板高度 | 16-18公分 | 超過20公分會像在爬小山 |
樓梯總寬度 | 75-90公分 | 小於75公分會很擁擠 |
扶手高度 | 85-95公分 | 要配合使用者身高調整 |
如果是透天厝或別墅的樓梯,因為空間比較大,建議可以做到90公分以上,搬家具或大件物品會方便很多。特別提醒大家,樓梯轉角處的平台寬度至少要跟樓梯一樣寬,不然轉彎時很容易撞到牆壁。另外扶手直徑最好在3.5-4.5公分之間,握起來最順手。
很多人會忽略樓梯下方的空間利用,其實這裡可以做收納櫃或展示架,但記得要留足夠的通行空間。還有就是燈光設計很重要,特別是夜間使用的安全性,建議在每個踏板上方都裝設小夜燈或感應燈。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日常使用的舒適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