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科技圈討論度很高的曜名國際,其實是台灣本土相當有潛力的新創公司,專門在做企業數位轉型解決方案。他們總部設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辦公室設計走簡約科技風,開放式空間搭配大片落地窗,員工都說在那邊上班很有矽谷新創公司的感覺。特別的是他們會議室都用台灣地名來命名,像是「玉山廳」、「日月潭廳」,這種本土化的小巧思讓客戶來訪時都覺得很親切。
曜名國際最厲害的是他們開發的企業管理系統,聽說連微軟總部都在用類似概念的解決方案。他們把傳統繁瑣的行政流程全部數位化,從請假、報銷到專案管理,一個APP就能搞定。最近還推出了AI會議紀錄功能,開會時系統會自動把重點整理成報告,超級適合台灣中小企業使用。
功能特色 | 傳統方式 | 曜名國際解決方案 |
---|---|---|
請假流程 | 填紙本找主管簽核 | APP一鍵申請 |
會議紀錄 | 人工手寫整理 | AI自動生成摘要 |
專案進度追蹤 | Excel表格維護 | 即時儀表板顯示 |
他們團隊很注重使用者體驗,系統操作介面完全按照台灣人的使用習慣設計。比如說請假理由的下拉選項就有「掃墓」、「颱風假」這些本土選項,報銷項目也預設了「手搖飲」、「便當」這些台灣上班族最常申請的項目。這種細節真的會讓人覺得很貼心,難怪在企業客戶間的評價一直都很不錯。
曜名國際的培訓制度也很有特色,新人進來第一個月不是馬上工作,而是要先輪流體驗客服、業務等不同部門的工作。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工程師也能理解第一線使用者的需求,開發出來的產品才會更符合實際需要。聽說他們辦公室茶水間永遠有吃不完的零食跟咖啡,員工都笑說這是「寫程式的最佳燃料」。
曜名國際是誰?台灣企業的國際化之路這個問題,最近在商界引起不少討論。這家總部設在台中的企業,從傳統製造業起家,現在已經把生意做到全球30多個國家,可以說是台灣中小企業轉型國際化的經典案例。他們最厲害的地方在於,明明做的是B2B生意,卻能讓終端消費者都認識他們的品牌,這種「隱形冠軍」模式真的很值得台灣企業學習。
曜名國際的發展歷程其實很有趣,最早是做五金零件代工,後來慢慢轉型做自有品牌。他們老闆常說:「代工是吃飽,品牌才是吃好。」這句話在業界流傳很廣。現在他們的主力產品線包括智慧家居系統、工業用感測器,還有最近很紅的綠能設備。特別是在東南亞市場,他們的市佔率已經衝到前三名,連日本客戶都指定要用他們的產品。
年度 | 營業額(億) | 海外據點 | 主力產品 |
---|---|---|---|
2020 | 15.8 | 12國 | 傳統五金零件 |
2022 | 28.3 | 21國 | 工業感測器 |
2024(預估) | 42.5 | 32國 | 智慧家居+綠能設備 |
說到國際化策略,曜名國際很懂得「在地化」。他們在每個海外市場都會找當地人當業務主管,而不是直接從台灣派幹部過去。像在越南分公司,整個團隊只有財務長是台灣人,其他都是越南籍員工。這種做法讓他們省掉很多文化衝突的麻煩,也更容易打入當地供應鏈。另外他們也很敢投資,光是去年就在德國和墨西哥各蓋了一座新工廠,完全沒在怕疫情後的景氣波動。
產品研發方面,曜名國際的作法跟傳統台商很不一樣。他們把總研發團隊留在台灣,但是在歐洲、美國和日本都設有小型的「趨勢觀察站」。這些據點不負責實際開發,專門收集當地市場的最新需求,再回傳給總部。這種做法讓他們總能比競爭對手早半年推出符合市場期待的產品,像去年大賣的太陽能儲能系統就是這樣來的。業界都說他們根本是把「台灣製造」和「國際思維」完美結合的代表。
曜名國際什麼時候成立的?創業故事大公開!這間在台灣商界闖出名號的公司,其實是在2013年由三位七年級生共同創立的。當時他們只是在大安區一間不到10坪的小辦公室起步,靠著接國外品牌代理的案子慢慢累積實力。創辦人阿凱回憶說:「那時候我們連冷氣壞了都捨不得修,夏天就靠電風扇硬撐,接到第一筆大單時,三個大男生在辦公室抱在一起哭。」
曜名國際的發展歷程可以從這個簡單的時間表來看:
年份 | 重要里程碑 |
---|---|
2013年 | 公司正式成立,資本額僅50萬元 |
2015年 | 簽下第一個國際品牌獨家代理權 |
2017年 | 辦公室遷至信義區,團隊擴編至30人 |
2020年 | 年營業額突破5億元 |
2023年 | 成立自有品牌部門 |
說到創業初期的困難,合夥人小傑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遇到資金週轉問題。「那時候我們代理的一個歐洲品牌突然要求提前付款,公司帳戶根本沒那麼多錢。我們三個把信用卡都刷爆,還跟家人借了一圈,最後是靠著阿凱把機車賣掉才度過難關。」現在講起來雲淡風輕,但當時真的是生死關頭。
公司名字「曜名」其實藏著創辦團隊的期許。負責行銷的第三位創辦人阿明解釋:「『曜』是希望像太陽一樣發光發熱,『名』則是期許能在國際市場打響名號。我們那時候常常加班到凌晨,就為了把客戶的英文簡報做到完美,連標點符號都要反覆檢查。」這種龜毛的性格,反而讓曜名在業界建立起專業形象。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曜名國際在做什麼?服務項目一次看懂」,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這間公司的服務內容,讓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快速了解他們提供的專業服務。曜名國際在台灣已經經營一段時間了,主要專注在企業服務這一塊,從公司設立到後續的營運管理都有涵蓋,可以說是企業成長路上的好幫手。
曜名國際的服務項目蠻全面的,特別適合剛創業或是想要擴展業務的老闆們。他們最厲害的就是能根據不同產業特性,提供客製化的解決方案,不是那種一套服務賣給所有人的模式。從最基本的公司登記、會計記帳,到比較進階的稅務規劃、跨境投資諮詢都有,甚至連商標註冊這種智慧財產權的服務也包辦了。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列出曜名國際的主要服務項目:
服務類別 | 具體內容 |
---|---|
公司設立 | 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登記、外資公司設立、公司變更登記 |
會計稅務 | 記帳報稅、營業稅申報、營所稅規劃、境外公司OBU帳戶處理 |
跨境服務 | 中國大陸投資設廠、東南亞市場進入策略、跨境稅務規劃 |
人力資源 | 勞健保加退保、薪資計算、外籍員工工作證申請 |
智慧財產 | 商標註冊、專利申請、營業秘密保護 |
除了表格裡的這些固定服務項目,曜名國際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他們的法律顧問團隊很強大。很多中小企業可能養不起專職法務,他們就提供按需收費的法律諮詢服務,從合約審查到勞資糾紛都能幫忙處理。另外他們在兩岸三地的商業網絡也很完整,對於想要拓展海外市場的台商來說特別實用,可以省去很多自己摸索的時間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