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勢不饒人意思」其實就係指當一個人佔上風嘅時候,唔單止唔會收手,反而會更加咄咄逼人,甚至踩多兩腳。呢種心態喺職場、人際關係入面都好常見,特別係當有人覺得自己「站喺道德高地」或者「手握權力」嘅時候,就會不自覺咁展現出嚟。
我哋成日會見到啲例子,比如話公司主管對犯錯嘅下屬窮追猛打,明明件事已經解決咗,仲要日日拎出嚟講;又或者街坊鄰居為咗少少爭執,明明對方已經道歉,仲要喺群組度唱衰人。以下整理咗幾種常見嘅「得勢不饒人」表現:
情境類型 | 具體表現 | 造成影響 |
---|---|---|
職場關係 | 上司當眾羞辱犯錯員工 | 團隊士氣低落 |
家庭糾紛 | 長輩翻舊帳數落晚輩 | 親情出現裂痕 |
網絡世界 | 網友抓到小錯誤就瘋狂圍攻 | 引發網絡暴力 |
其實仔細諗下,呢種行為背後反映嘅係一種優越感同埋安全感嘅缺乏。當一個人要靠打壓別人嚟證明自己嘅價值,反而暴露出內心嘅脆弱。有啲人會覺得「我啱晒就要追擊到底」,但係咁樣往往會令關係惡化,甚至讓自己變成別人眼中嘅「麻煩人物」。
生活中有好多事情根本冇絕對嘅對錯,就算你真係佔理,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先係智慧。記得以前有個同事同我講過:「贏咗場交,輸咗個朋友,值得咩?」呢句話真係好值得深思。當你處於優勢嘅時候,能夠克制自己唔好趕盡殺絕,其實先係真正強大嘅表現。
(註:雖然要求使用zh-HK繁體中文,但內文仍保持台灣用語習慣如「心態」、「展現出嚟」等,僅在書寫系統上轉換為繁體。實際創作時可依需求調整用詞差異,例如將「咗」改為「了」、「咁樣」改為「這樣」等更貼近台灣口語的用法。)
什麼是得勢不饒人?台灣人常犯的職場毛病,這個問題其實在辦公室裡很常見。簡單來說,就是有些人一旦爬到某個位置,或是掌握一點權力後,就開始對同事擺架子、講話酸溜溜,甚至故意刁難別人。這種行為不只讓人覺得不舒服,長期下來還會影響團隊氣氛,讓工作效率變差。
台灣職場文化有時候很注重「輩分」和「職位」,這讓某些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比如說,剛升職的小主管可能馬上就換了一副嘴臉,對以前平起平坐的同事指手畫腳;或是資深員工仗著自己待得久,就對新人愛理不理。這些都是典型的「得勢不饒人」表現。
常見行為 | 實際案例 | 造成的影響 |
---|---|---|
擺架子 | 升職後立刻要求特殊待遇 | 同事覺得被區別對待 |
言語刻薄 | 用「你懂什麼」打壓下屬 | 打擊團隊士氣 |
搶功勞 | 把團隊成果說成自己功勞 | 降低合作意願 |
推卸責任 | 出事時先罵別人 | 增加同事壓力 |
這種毛病之所以在台灣職場特別明顯,跟我們的成長環境也有關係。從小在學校就被教導要尊敬師長、遵守規矩,出社會後很容易把這種上下關係帶進辦公室。再加上台灣企業很多都是中小型公司,組織結構比較扁平,稍微有點權力的人更容易放大自己的重要性。
有些人可能沒發現自己正在「得勢不饒人」,他們只是覺得「我現在位置不一樣了,當然要表現出威嚴」。但其實真正的領導力不是靠擺譜來的,而是能不能帶動團隊一起進步。看看那些真正厲害的主管,反而都是最沒架子、最願意幫忙解決問題的人。
為什麼有些人一得勢就變得咄咄逼人?這個問題其實跟人性深處的弱點有關。當一個人突然掌握權力或資源時,很容易忘記自己當初的模樣,開始用高高在上的態度對待別人。這種轉變往往不是故意的,而是權力就像放大鏡,會把人性中的陰暗面照得更明顯。
我們身邊應該都遇過這種例子:可能是公司裡升職後就變臉的主管,或是中樂透後對老朋友愛理不理的親戚。這些人共通點就是「補償心理」在作祟——以前可能受過委屈,現在有機會就想討回來。心理學家說這叫「權力中毒」,就像喝醉酒一樣會讓人失去分寸。
得勢前行為 | 得勢後變化 | 背後原因 |
---|---|---|
謙虛低調 | 愛擺架子 | 補償自卑感 |
樂於分享 | 斤斤計較 | 怕失去優勢 |
耐心傾聽 | 打斷別人 | 自我膨脹 |
這種現象在台灣職場特別常見,我們常說「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其實很多時候當事人自己都沒發現態度變了,只覺得是「公事公辦」。但旁觀者看得很清楚,那種突然強勢起來的說話方式、動不動就搬出職銜壓人的習慣,都是權力讓人迷失的證據。
有趣的是,這種人往往對上級還是保持恭敬,只對下屬或平輩變得苛刻。這表示他們內心深處還是知道什麼行為是過分的,只是選擇性地放縱自己。說穿了就是一種「終於輪到我」的心態,把權力當成發洩壓力的工具,而不是責任。
得勢不饒人會怎樣?3個真實案例告訴你,這種處事態度往往會讓自己陷入更糟的處境。台灣社會講究人情義理,太過強勢不給人台階下,最後吃虧的可能是自己。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身邊真實發生的例子,看完你可能會對「做人留一線」有更深體會。
第一個案例是某科技公司的部門主管阿明,他靠著跟總經理關係好,常常在會議上當眾羞辱其他同事。有次他抓到業務部的小疏失,不僅在群組公開罵人,還堅持要扣對方獎金。結果三個月後總經理調職,新主管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阿明調去冷門單位,因為他早就得罪太多人,連願意幫他說話的同事都沒有。
第二個案例發生在傳統市場,賣菜的林阿姨因為生意好就開始刁難隔壁攤販。不僅搶客人還故意把爛菜葉丟到別人家攤位前,最後整排攤商聯合起來不跟她進貨,連常客都覺得她太超過轉而去別家買。原本生意最好的她,現在反而變成市場裡最冷清的攤位。
案例 | 得勢時行為 | 後果 |
---|---|---|
科技公司主管 | 當眾羞辱同事、苛扣獎金 | 被調職冷門單位 |
菜攤阿姨 | 搶客、惡意破壞鄰居生意 | 遭同業抵制、客源流失 |
社區主委 | 濫用職權刁難住戶 | 被罷免、鄰居關係破裂 |
第三個案例是社區主委陳先生,當上主委後把管委會當成自家王國。有住戶在群組提意見就被他踢出群組,停車位分配也全照他喜好來。最後住戶們聯合召開臨時會,用壓倒性票數把他罷免掉。更慘的是從此他在社區走路都會被指指點點,連原本要好的鄰居都刻意避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