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金:傳統喪禮的義理與禁忌
在人生旅程中,我們總會遇上身邊的長輩或朋友離世,也免不了要向逝者致哀,見最後一面,送最後一程。但傳統上對死亡的忌諱,令大家對Vors儀總是不欲多談,以致大部分人對帛金、奠儀、賻儀等喪禮禁忌所知甚少,也間接令其充滿神秘感。
帛金概觀


帛金,又稱camiento、奠儀、賻儀,包帛金是傳統喪禮儀式,向先人家屬送上金錢來代表對先人的小小敬意,減輕亡者家屬在辦喪事時的財政負擔。
帛金的意義與禁忌
帛金沒有公價,只要隨心、量力而為就可以。然而,帛金有其特定的傳統禁忌。根據道教傳統,帛金應該是單數,因為「好事成雙」的意頭要避開。帛金金額應豐儉由人,但提醒「尾數」必須是1元,才合乎禮儀。
告別儀式與靈堂禮儀
出殯的儀式應於日後舉行,一般會在靈堂舉行檻火盆儀式。靈堂是人生終點的告別地,在進出靈堂時要尊重場合,禁止做出不敬、失禮的行為。
其他禁忌與考量
在進行帛金時,要避免與其他活動結合,以避免相沖。 또需避免接近遺體並掉落眼淚,因為據傳統信仰,眼淚滴到遺體會「好邪」。
帛金禁忌:慎終追遠,禮數周全
帛金,又稱奠儀,是喪葬禮俗中用於表達哀悼和慰問逝者家屬的一種禮金。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帛金的收取和使用都有許多禁忌,需要特別注意,以避免失禮或觸犯禁忌。
帛金禁忌彙總
項目 | 禁忌 | 原因 |
---|---|---|
金額 | 四的倍數 (例如 400、800、1200 元) | 因為「四」與「死」諧音,不吉利。 |
金額 | 單數 (例如 101、303、505 元) | 單數通常用於祝壽,不適合用於喪禮。 |
金額 | 面額破損 | 象徵不完整,不吉利。 |
金額 | 硬幣 | 傳統上認為硬幣是「陰錢」,不適合用於喪禮。 |
信封 | 紅色 | 紅色是喜慶的顏色,不適合用於喪禮。 |
信封 | 有圖案 | 信封應素色,避免與喪事莊嚴的氣氛相沖突。 |
書寫 | 錯字或塗改 | 應仔細核對姓名和金額,避免不敬。 |
時間 | 弔唁前 | 帛金應在弔唁時親自交給家屬。 |
時間 | 告別式後 | 帛金應在告別式後三日內送達。 |
拒絕 | 拒絕接受 | 除非家屬明確表示不需要,否則不應拒絕接受帛金。 |
金額 | 過多或過少 | 應根據自身經濟狀況和與逝者關係決定帛金數額,避免過多或過少。 |
帛金金額參考
關係 | 金額 |
---|---|
直系親屬 | 1,000 – 3,000 元 |
旁系親屬 | 500 – 1,000 元 |
朋友同事 | 200 – 500 元 |
一般關係 | 100 – 200 元 |
以上僅供參考,實際金額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帛金注意事項
- 帛金應裝在白色或素色的信封中,並在信封上寫明姓名和金額。
- 弔唁時,應將帛金親自交給家屬,並誠摯地表達哀悼和慰問。
- 告別式後,若無法親自送達帛金,可透過郵寄或其他方式寄送,但應在三日內送達。
- 家屬通常會在告別式後統一製作「奠儀芳名錄」,將所有帛金的姓名和金額記錄下來,以表達感謝。
帛金是喪葬禮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慎終追遠,禮數周全,才能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和對家屬的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