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關於「外凸」嘅問題,特別係喺選擇遊戲平台嘅時候,成日會見到啲遊戲圖示設計得好突出,呢種視覺效果就係典型嘅外凸設計啦。外凸設計唔單止應用喺遊戲介面,仲廣泛出現喺各種數位產品同實體商品包裝上,目的就係要第一時間吸引你嘅注意力。
講到外凸效果嘅應用,Epic Games Store就做得幾出色。佢哋嘅遊戲封面同促銷banner經常採用鮮明嘅外凸設計,等玩家一眼就睇到重點。以下整理咗幾個常見嘅外凸設計手法:
設計手法 | 實際應用例子 | 效果評估 |
---|---|---|
立體陰影 | 遊戲icon浮出背景 | ★★★★☆ |
高對比色彩 | 限時特價標籤用螢光色 | ★★★★☆ |
動態懸浮效果 | 滑鼠hover時按鈕彈出 | ★★★★★ |
漸層光暈 | 新遊戲發售倒數計時 | ★★★☆☆ |
其實外凸設計最緊要掌握個平衡度,太誇張反而會令人覺得眼花撩亂。好似Epic Games咁,佢哋通常會喺首頁精選3-4款主打遊戲做重點外凸處理,其他內容就保持簡潔。呢種做法唔單止突出咗重點,仲畀人一種專業同有條理嘅感覺。
而家好多台灣玩家都習慣用Epic Games Store,除咗因為成日有免費遊戲送,佢哋嘅介面設計真係幾user-friendly。特別係個「探索」頁面,用咗微妙嘅外凸效果嚟區分唔同遊戲類型,等你可以好快咁搵到自己想玩嘅嘢。不過要提醒吓,有時啲外凸廣告太搶眼,可能會唔小心click錯,所以都要睇清楚先好㩒落去啊!
什麼是外凸?5個常見症狀一次看懂
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外凸」這個詞,但到底什麼是外凸呢?簡單來說就是身體某個部位不正常地向外突出,可能是骨骼、關節或是軟組織的問題。這種情況其實在台灣蠻常見的,特別是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或運動量大的年輕人。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5個最常遇到的外凸症狀,讓你一眼就能判斷自己有沒有類似狀況。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椎間盤突出」,這個很多台灣人都有經驗。主要症狀是下背部劇烈疼痛,有時候會延伸到臀部甚至腿部,嚴重時連彎腰穿襪子都困難。再來是「膝關節外凸」,這個特別容易發生在愛打籃球或跑步的人身上,膝蓋會明顯腫脹變形,上下樓梯時特別痛。第三個是「拇指外翻」,很多女生穿高跟鞋久了就會這樣,大拇趾會往第二趾方向歪斜,腳掌內側還會長出厚厚的繭。
症狀類型 | 好發部位 | 主要特徵 |
---|---|---|
椎間盤突出 | 腰部 | 下背痛、腿部放射痛 |
膝關節外凸 | 膝蓋 | 腫脹變形、活動受限 |
拇指外翻 | 足部 | 拇趾歪斜、腳掌長繭 |
肩關節前凸 | 肩膀 | 肩膀前傾、圓肩駝背 |
腹部疝氣 | 腹部 | 腹股溝腫塊、按壓疼痛 |
第四個要留意的是「肩關節前凸」,這在長期低頭滑手機的現代人身上特別明顯。肩膀會不自覺往前傾,從側面看整個人的姿勢很像駝背,久了還會伴隨肩頸痠痛。最後是「腹部疝氣」,這個比較危險,通常會在腹股溝摸到軟軟的腫塊,平躺時會消失,但咳嗽或用力時又會凸出來,這種情況一定要趕快看醫生。
這些外凸症狀初期可能不太明顯,但隨著時間會越來越嚴重。像我有個朋友就是忽略早期的拇指外翻,結果後來連一般鞋子都穿不下,最後只能動手術矯正。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類似情況,建議早點去找專業的復健科或骨科醫師評估,平常也要注意姿勢正確和適度運動,才能避免這些問題惡化。
為什麼會出現外凸?醫師解析3大主因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會出現外凸?」這個問題,特別是久坐上班族跟愛翹腳的人特別容易遇到。其實啊,根據骨科醫師的臨床觀察,外凸問題主要跟三個原因有關,而且這些狀況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養成的習慣呢!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姿勢不良,台灣人超愛翹二郎腿、駝背滑手機,這些動作都會讓骨盆跟脊椎承受不平均的壓力。特別是現在大家工作都要長時間坐著,如果椅子沒靠腰,整個人的重量都壓在尾椎那邊,久了就會把骨頭往前推。再來是肌肉失衡,很多人只練腹肌不練背肌,或是只做有氧不重訓,這樣前後肌肉力量差太多,身體自然會被拉歪。最後一個原因是先天結構問題,有些人從小骨盆角度就比較特殊,或是脊椎有輕微側彎,這些都會讓外凸更容易發生。
主因 | 常見狀況 | 好發族群 |
---|---|---|
姿勢不良 | 翹腳、駝背、椅子沒支撐 | 上班族、學生 |
肌肉失衡 | 只練單邊肌肉、缺乏核心訓練 | 健身新手、運動單一者 |
先天結構 | 骨盆前傾、脊椎側彎 | 家族遺傳、發育期姿勢不當者 |
說到肌肉失衡這塊,很多健身教練都會提醒,台灣人特別容易忽略背部肌群的訓練。你看我們日常生活中,拿東西、打電腦都是往前用力的動作比較多,如果沒有特別鍛鍊背部,前面的胸肌跟腹肌就會把脊椎往前拉。而且啊,現在流行的居家運動很多都是捲腹、仰臥起坐這類動作,做太多反而會讓問題更嚴重。
至於先天結構的部分,雖然我們沒辦法改變骨架,但可以透過後天訓練來改善。像有些女生生完小孩骨盆會變寬,或是青少年時期書包背太重導致脊椎歪掉,這些都是可以透過物理治療跟正確運動慢慢調整回來的。醫師說最怕的就是明明知道自己有外凸問題,還繼續維持壞習慣,這樣只會讓狀況越來越難處理喔!
哪些人容易有外凸問題?高風險族羣要注意,其實生活中很多習慣或體質都會讓脊椎、關節承受不當壓力,久而久之就出現外凸狀況。像是長時間低頭滑手機的上班族,頸椎前傾角度越大,肩頸負擔就越重,這種姿勢維持個幾年,駝背、富貴包通通找上門。還有愛翹二郎腿的習慣也會讓骨盆歪斜,連帶影響脊椎排列,從側面看整個人都會往前傾,看起來特別沒精神。
另外有些職業根本是外凸的高危險羣,例如貨運司機整天坐在駕駛座上,腰部缺乏支撐又經常搬重物,腰椎間盤突出的案例特別多。廚師也是,長時間站著炒菜還要彎腰處理食材,脊椎壓力大到不行。更不用說現在很多學生書包重得要命,背帶又只背一邊,青春期骨骼還在發育就被搞到脊椎側彎,長大後問題更明顯。
高風險族羣 | 常見外凸部位 | 主要成因 |
---|---|---|
辦公室上班族 | 頸椎、肩胛骨 | 長時間低頭、坐姿不良 |
重體力勞動者 | 腰椎、骨盆 | 搬重物姿勢錯誤 |
青春期學生 | 胸椎、脊椎 | 書包過重、單邊背負 |
長期穿高跟鞋者 | 腰椎、膝蓋 | 重心前移、骨盆前傾 |
其實外凸問題很多都是日積月累造成的,像我們台灣人愛蹲著做事或跪著擦地板,這些動作對腰椎壓力超大。有些媽媽輩的習慣把小孩抱在單側髖骨上,長期下來骨盆整個歪掉,連帶脊椎也跟著變形。還有健身族羣如果只練胸肌不練背肌,胸大肌過度緊繃也會把肩膀往前拉,形成圓肩的體態。這些細節平常真的要多注意,等真的痛起來才處理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