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質地分類
引言
土壤質地係表示土壤粗細程度,或指土壤中大小土粒的分佈。依國際慣例,一般所謂土壤物質,乃指細土(fine earth)的部分,也就是把直徑小於2mm以下的礦物組成成分視為土壤粒子。土壤的質地,還可根據砂粒、坋粒和黏粒含量的比例,分類為不同質地的土壤。


土壤質地分類系統
瞭解土壤質地分類系統非常重要,因為不同質地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和養分能力。目前最常用的是國際制、美國製和俄羅斯卡欽斯基制3種質地分類制。這些質地分類制都是與其粒組分級標準和機械分析時的土粒分散方法相互配套的。
土壤質地的影響
土壤質地會影響土壤的物理性質,例如孔隙量和總表面積。土壤質地越細,土壤的總孔隙量越大,但孔隙的尺寸則較小。這會影響土壤通氣和保水性能。
土壤構造
土壤結構與土壤質地有關。好的土壤結構有助於孔隙量的增加與大孔隙的維持,這對土壤通氣狀態和保水性有幫助。反之,破壞的土壤結構會導致孔隙量下降,並且會影響土壤的流動性。
土壤顏色
土壤顏色可以提供有關土壤組成和性質的一些信息。土壤顏色的影響因素有土壤礦物的組成、有機物和水分含量等。
土壤膠體
黏粒因為粒徑甚微,許多重要的化學性質和作用受到黏粒影響甚大。這些黏土礦物的生成與環境、礦物的風化速率有關。
結語
土壤質地分類系統非常重要,因為不同質地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和養分能力。瞭解土壤質地分類系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土壤的特性,並根據不同的應用來管理土壤。
土壤質地三角圖怎麼看?
土壤質地三角圖是農業研究和土壤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直觀地顯示土壤中砂、壤土和黏粒三種顆粒的比例關係,幫助我們瞭解土壤的物理性質和肥力狀況。那麼,土壤質地三角圖怎麼看呢?
1. 瞭解三角形的構成
土壤質地三角圖是由一個等邊三角形構成,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分別代表100%的砂、100%的壤土和100%的黏粒。三角形內部的區域劃分成多個小區域,每個小區域代表不同比例的砂、壤土和黏粒混合而成的土壤質地。
2. 找到土壤樣品的座標
為了找到土壤樣品在三角圖中的位置,我們需要知道土壤樣品中砂、壤土和黏粒的百分含量。通常可以通過土壤分析儀器測定得到。例如,如果土壤樣品中砂的含量為50%,壤土的含量為30%,黏粒的含量為20%,那麼該土壤樣品在三角圖中的位置應該位於圖中標註為“砂50%、壤土30%、黏粒20%”的小區域內。
3. 閲讀土壤質地的分類
根據土壤樣品在三角圖中的位置,我們可以將其歸類為不同的土壤質地類型。例如,如果土壤樣品位於圖中標註為“砂質壤土”的小區域內,則該土壤樣品屬於砂質壤土;如果土壤樣品位於圖中標註為“黏壤土”的小區域內,則該土壤樣品屬於黏壤土。
4. 瞭解土壤質地的特性
不同的土壤質地類型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和肥力狀況。例如,砂質土壤排水性好,但持水性差;黏壤土持水性好,但排水性差。瞭解土壤質地的特性可以幫助我們制定針對性措施,例如選擇合適的作物、灌溉方式和施肥方案。
土壤質地三角圖的應用
土壤質地三角圖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
- 評估土壤的物理性質和肥力狀況
- 制定合理的耕作和管理措施
- 選擇合適的作物和品種
- 預測土壤的肥力變化
- 進行土壤改良
總結
土壤質地三角圖是農業研究和土壤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土壤的物理性質和肥力狀況,以便制定合理的耕作和管理措施。通過學習如何使用土壤質地三角圖,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壤的特性,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
- 土壤物理性質分析方法
- 土壤肥力狀況評價
- 土壤改良技術
## 表格:土壤質地與物理性質
土壤質地 | 砂粒含量(%) | 壤土含量(%) | 黏粒含量(%) | 持水性 | 排水性 |
---|---|---|---|---|---|
砂質土 | > 85 | < 15 | < 10 | 差 | 好 |
砂壤土 | 60-85 | 15-30 | < 10 | 中 | 好 |
壤土 | 40-60 | 30-40 | < 10 | 好 | 中 |
粘壤土 | 20-40 | 40-60 | < 10 | 好 | 差 |
粘土 | < 20 | < 60 | > 10 | 極好 | 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