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一家超讚的茶行「喧澤茗茶」,他們家的茶葉品質真的沒話說,從高山烏龍到紅茶都超有水準。每次走進店裡,老闆都會熱情地招呼,還會根據你的喜好推薦適合的茶款,完全就是台灣人最愛的那種親切服務。今天就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他們家的特色茶品,還有一些挑茶的小技巧。
說到喧澤茗茶的招牌茶款,絕對不能錯過他們的梨山高冷茶。這款茶葉生長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因為日夜溫差大,茶葉累積了滿滿的芳香物質。沖泡後茶湯呈現金黃色,喝起來帶有淡淡的花香和果香,回甘度超級好。老闆說他們都是跟當地的茶農直接合作,確保每一批茶葉都是最新鮮的狀態。
茶款名稱 | 產地海拔 | 風味特色 | 最佳沖泡溫度 |
---|---|---|---|
梨山高冷茶 | 2000公尺以上 | 花香果香明顯,回甘持久 | 90-95°C |
阿里山金萱 | 1200-1600公尺 | 奶香濃郁,口感滑順 | 85-90°C |
日月潭紅玉 | 600-800公尺 | 薄荷肉桂香,茶湯紅豔 | 95-100°C |
除了單品茶葉,他們家的茶具也很有看頭。老闆特別推薦一款手作柴燒茶壺,是用傳統龍窯燒製的,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紋路。這種茶壺因為經過高溫柴燒,氣孔結構特別適合泡老茶,能讓茶湯更加圓潤。雖然價格不便宜,但真的是愛茶人的夢幻逸品。
最近店裡還推出了客製化茶禮盒服務,可以自己搭配喜歡的茶葉組合。像是把阿里山的清香烏龍和南投的紅玉紅茶放在一起,做成對比風味的禮盒,送人既體面又有特色。老闆說很多客人都是買來當結婚伴手禮,或是送給國外的客戶,反應都超好的。下次經過的時候,不妨進去喝杯茶,跟老闆聊聊天,保證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近台灣茶圈掀起一股「喧澤茗茶」熱潮,到底喧澤茗茶是什麼?台灣茶友都在瘋的獨家茶款其實是來自南投茶農第三代獨家研發的混種茶。有別於傳統單一茶種,喧澤茗茶巧妙結合了青心烏龍與金萱的品種特性,經過特殊萎凋工藝,讓茶湯同時擁有高山茶的清香與紅茶的醇厚,喝過的人都說這根本是「台灣茶界的混血兒」!
這款茶最特別的是它的製作過程完全看天吃飯,茶農會根據當天的溫濕度調整發酵程度。我實際走訪茶園發現,他們連採茶時間都精準到「早上9點前採的葉子做清香款,午後採的做濃郁款」,這種龜毛程度難怪能做出這麼有層次的味道。
特點 | 清香款 | 濃郁款 |
---|---|---|
採收時間 | 清晨6-9點 | 午後1-4點 |
發酵程度 | 輕發酵(25%) | 中發酵(40%) |
適合沖泡方式 | 冷泡/低溫沖 | 熱沖/功夫茶 |
風味描述 | 茉莉花蜜香 | 熟果蜜香 |
實際泡來喝真的會驚艷,清香款用冷水瓶泡4小時,那個花香會在喉嚨裡轉好幾圈;濃郁款用朱泥壺熱沖,第三泡開始會跑出荔枝乾的甜味。茶農偷偷告訴我,現在連日本茶商都來搶貨,他們今年春茶產量才200斤,根本供不應求。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發酵程度特殊,保存最好用錫罐放防潮箱,開封後一個月內喝完風味最佳。
最近走在台灣街頭,總能看到人手一杯喧澤茗茶,為什麼喧澤茗茶在台灣這麼紅?內行人才懂的3個理由其實都藏在細節裡。這家從台中起家的手搖飲,不只靠網美打卡牆走紅,真正讓老茶客一喝成主顧的,是他們對茶葉的講究程度。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在地人才知道的門道。
首先,喧澤的茶葉來源超級龜毛!他們家的茶農都是合作超過十年的老夥伴,從南投鹿谷的烏龍茶到梨山的高冷茶,每批茶葉都要通過SGS檢驗。最猛的是他們連冰塊都用逆滲透水製成,這種細節控的堅持,喝過真的回不去。來看看他們家主力茶款的特色:
茶款名稱 | 產地 | 特色風味 | 最佳飲用方式 |
---|---|---|---|
鹿谷金萱 | 南投鹿谷 | 奶香明顯、尾韻甘甜 | 微糖少冰 |
梨山冷翠 | 台中梨山 | 花香清冽、喉韻持久 | 無糖常溫 |
杉林溪春茶 | 南投杉林溪 | 果香濃郁、茶體厚實 | 輕蜜微冰 |
第二個秘密是他們的「現萃茶」技術。有別於一般手搖飲店用大桶茶,喧澤每杯都是點單後現磨茶葉、控制水溫現沖,雖然要等比較久,但那個茶香真的騙不了人。特別推薦他們家的「冷翠系列」,用冰滴咖啡的概念來處理茶葉,慢慢滴八小時,把茶葉的甘甜完全逼出來卻不苦澀。
最後一點可能很多人沒發現,喧澤的甜度調整超細心!他們的「微糖」是真的用糖度計量過控制在8%,不是隨便倒兩下那種。而且會根據不同茶款建議適合的甜度,像重烘焙的鐵觀音就推薦搭配黑糖,這種專業度在連鎖手搖飲店真的很少見。下次去點單時,不妨試試看店員推薦的黃金比例,保證打開新世界大門。
如何泡出完美喧澤茗茶?達人親授5個小技巧
想要泡出一壺好喝的喧澤茗茶,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在地茶農傳授的小撇步,讓你輕鬆提升泡茶功力。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水溫控制,喧澤茗茶屬於輕發酵茶,水溫太高會把茶葉燙壞,建議用85-90度的熱水最剛好,這樣泡出來的茶湯才會清香甘甜不苦澀。
再來是茶葉量的拿捏,很多人以為茶葉放越多越好,其實不然。以標準茶壺來說,放入約1/3壺的茶葉量就足夠了,太多反而會讓茶湯變得過於濃郁。另外沖泡時間也很關鍵,第一泡建議30秒左右,之後每泡增加10-15秒,這樣才能充分釋放茶葉的層次感。
沖泡次數 | 水溫(℃) | 時間(秒) | 注意事項 |
---|---|---|---|
第一泡 | 85-90 | 30 | 溫潤泡,快速倒出 |
第二泡 | 85-90 | 40-45 | 茶香開始釋放 |
第三泡 | 85-90 | 50-60 | 風味最飽滿 |
茶具的選擇也很重要,建議使用瓷製或玻璃茶具,這樣才不會影響茶葉原本的風味。如果是用紫砂壺,記得要專壺專用,避免不同茶葉味道混雜。最後一個小技巧是「醒茶」,就是在正式沖泡前,先用熱水快速沖洗茶葉,這樣可以喚醒茶葉,讓後續的茶湯更加鮮活有層次。
泡茶的水質也不能馬虎,最好使用過濾水或礦泉水,自來水中的氯氣會破壞茶葉的香氣。如果是在台北地區,水質偏硬,建議可以先把水煮沸後靜置一下再使用。另外記得每次沖泡都要把茶湯完全倒出,不要留底,這樣下一泡才不會過於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