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學習論超簡單解析 | 班杜拉理論這樣學就懂 | 社會學習論核心3要素

最近在讀教育心理學的時候,發現「三元學習論」這個概念真的超實用的!這是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理論,講的是我們學習行為其實受到三個要素的交互影響。不是只有老師教、學生學這麼簡單啦,整個學習過程其實複雜又有趣。

先來看看這三個要素是什麼吧:

要素名稱 具體內容
個人因素 包括學習者的認知能力、情緒狀態、自我效能感等內在特質
環境因素 周遭的物理環境、社會文化背景、同儕影響等外在條件
行為因素 學習者表現出來的具體行為及其產生的後果

我自己最有感的是環境因素這塊。記得大學時選修一門課,教授總是把教室燈光調得超暗,結果全班都昏昏欲睡,學習效果當然打折扣。這就是典型環境影響學習的例子啊!班杜拉說這三個要素會互相影響,像我們常說的「近朱者赤」就是環境影響個人,然後個人行為又改變環境的循環過程。

講到行為因素,最有名的就是觀察學習了。小時候看媽媽煮菜,長大後自然就會一些基本廚藝,這種不用直接教導的學習方式,就是三元學習論強調的重點。班杜拉做過那個經典的波波娃娃實驗,證明小朋友真的會模仿大人的攻擊行為,所以現在家長和老師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個人因素中的自我效能感我覺得超重要。以前補習班有個同學,明明實力不錯,但總覺得自己數學很爛,考試時手都會抖,這就是自我效能感低的表現。後來老師讓他從簡單題目開始建立信心,慢慢就能發揮真正實力了。所以說啊,學習真的不能只看表面行為,要同時考慮到學習者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三元學習論

最近在學習理論圈很紅的「1. 三元學習論到底是什麼?3分鐘帶你快速搞懂」,其實就是一套超實用的學習方法論啦!簡單來說,它把學習過程拆解成三個關鍵要素,讓你知道怎麼學才最有效率。這套理論特別適合台灣學生和上班族,因為我們常常時間有限,但又需要快速掌握新知識,這時候三元學習論就能派上用場囉!

先來看看這三個核心要素分別是什麼:

要素名稱 主要內容 實際應用例子
認知處理 大腦吸收資訊的方式 用思維導圖整理筆記
情感投入 學習時的情緒狀態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開始學
行為實踐 實際操作與應用 學完馬上做練習題

講到認知處理這塊,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理解」過程。比如說你在準備多益考試,與其死背單字,不如把單字分類成生活常用、商業用語等,這樣大腦更容易建立連結。台灣很多補習班老師現在都會教學生用這種方式學習,效果真的差很多!

情感投入這部分超重要但常被忽略。你有沒有發現,當你對某個主題很有興趣的時候,學起來特別快?這就是情感在發揮作用啦!建議大家可以先從自己喜歡的領域開始學,等培養出信心和習慣後,再挑戰比較困難的內容。像很多台灣YouTuber就是先拍自己擅長的主題,慢慢再拓展到其他領域。

最後是行為實踐,這可能是台灣人最需要加強的部分。我們常常上完課或看完書就覺得「我會了」,但其實沒有實際操作過根本不算學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完一個概念後,馬上找題目來寫,或是教別人一次。很多台灣企業現在培訓員工也都採用這種「學完馬上用」的模式,效果真的不錯!

2. 班杜拉的三元學習論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生活超有關係的啦!簡單來說,班杜拉認為學習不只是自己摸索,還會透過觀察別人、環境影響跟個人想法來改變行為。就像我們小時候看爸媽怎麼用筷子,不知不覺就學會了,這就是所謂的「觀察學習」在起作用。

班杜拉把學習過程分成三個重要元素,用表格來看更清楚:

元素名稱 日常例子 影響方式
個人因素 覺得自己英文不好所以不敢開口說 自我效能感影響學習意願
環境因素 辦公室大家都在加班只好跟著留下來 群體壓力改變行為模式
行為因素 開會發言被稱讚後更常主動表達 行為結果強化學習效果

像是現在流行的開箱影片,就是典型的三元互動。你看到網紅開箱新手機(環境),覺得「哇我也想要」(個人),最後真的去買來用(行為)。這種學習模式在職場上也超常見,新人會偷偷觀察資深同事怎麼處理客戶抱怨,慢慢學起來變成自己的應對方式。

社群媒體更是把這種學習效果放大到極致。我們每天滑IG、看YouTube,不知不覺就會模仿網美的拍照姿勢,或是學YouTuber的說話方式。有時候連自己都沒發現,這些觀察已經悄悄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甚至價值觀。比如看到朋友都在吃某家網紅餐廳,就算沒吃過也會覺得「這家應該不錯」。

三元學習論

3. 為什麼教育工作者都該瞭解三元學習論?這個問題其實關乎教學現場最實際的挑戰。當老師們在課堂上看到學生眼神放空、學習成效不彰時,往往不是孩子不認真,而是教學方法沒搭上他們吸收知識的頻道。三元學習論把學習分成「認知、情感、行為」三個層面,就像煮一鍋好湯需要火候、食材和調味的完美配合,缺一不可。

先說認知層面,這部分大家最熟悉,就是傳統的知識傳授。但光會背公式和年代遠遠不夠,現在學生要的是「為什麼要學這個」。我常看到老師花大把時間準備精美的PPT,結果學生只記得動畫特效,這就是沒抓到重點。情感層面才是關鍵,當學生覺得數學題跟自己生活有關(比如算遊戲點數怎麼買最划算),他們的學習動機瞬間就點燃了。至於行為層面更實際,與其讓學生寫十遍生字,不如讓他們用新詞彙寫IG限動,效果絕對好十倍。

學習層面 傳統做法 三元學習論做法
認知 單向講授 引導自主探究
情感 忽略感受 連結生活經驗
行為 機械練習 真實情境應用

很多老師會問:「這樣教會不會很花時間?」其實剛好相反。當你發現學生上課不再需要你三催四請,作業錯誤率自然下降,反而省下更多補救教學的時間。像我有個同事教歷史時,讓學生分組拍TikTok重現鄭成功來台場景,結果連平常最安靜的學生都搶著演荷蘭人,這種參與度是用考試逼不出來的。重點是要打破「教完=學會」的迷思,有時候讓學生在課堂上吵吵鬧鬧地討論,反而比安靜抄筆記學得更深。

現在教學現場最頭痛的就是個別差異,有些孩子聽講就能懂,有些非得動手操作才行。三元學習論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像個教學百寶箱,當A方法行不通時,你隨時可以從情感或行為層面切入。比如教分數概念,與其反覆解釋分子分母,不如帶學生動手切披薩,他們聞著香味自然就記住1/2比1/4大了。這種教學彈性在混齡班級或融合教育中特別寶貴,你不需要為每個學生準備不同教案,而是用多元管道讓知識自然滲透。

  • 鹿角蕨擺對位置財運旺到爆 | 家裡放鹿角蕨風水超加分 | 鹿角蕨這樣擺事業運up up
  • 西風水禁忌!這些擺設千萬別放 | 西風水財位攻略,錢包秒變厚 | 西風水小知識,居家運勢UP
  • 龍龜擺對位置,財運馬上來! | 家裡放龍龜原來這麼有用 | 龍龜風水秘訣大公開
  • 八字流通有情,命理師教你這樣看 | 原來八字流通這麼重要! | 八字有情流通,人生更順遂
  • 上升星座怎麼看?3步驟秒懂 | 別人眼中的你?上升星座解析 | 上升星座查詢懶人包
  • 蝴蝶停在你身上的神秘意義 | 蝴蝶飛來是好運降臨嗎? | 這顏色蝴蝶代表財運要來了
  • 先祖育所秘境探險全攻略 | 先祖育所隱藏任務大公開 | 挑戰先祖育所必看小技巧
  • 招牌配色這樣搭最吸睛 | 店家招牌顏色搭配秘訣 | 招牌顏色這樣選就對了
  • 蚯蚓粉5大神奇功效公開 | 養殖達人都在用的蚯蚓粉秘訣 | 蚯蚓粉這樣用效果翻倍
  • 仁德EP最新進度懶人包 | 仁德EP必吃美食地圖 | 仁德EP交通攻略2025
  • 譽港灣美食地圖大公開! | 譽港灣隱藏版小吃TOP5 | 譽港灣散步路線推薦
  • 梓字取名超吉利!五行解析一次看 | 寶寶取名必看!梓的五行秘密 | 梓字五行屬什麼?取名前先知道
  • 台灣常見常綠果樹TOP10 | 這些常綠果樹你家也能種 | 四季都結果的果樹推薦
  • 牌匾設計5大重點,一次搞懂! | 這樣設計牌匾,質感直接升級 | 免費牌匾設計軟體推薦TOP3
  • 路上遇見蛇代表什麼?民俗專家説給你聽 | 看到蛇是吉是兇?台灣人必知小常識 | 蛇出沒注意!這些徵兆你一定要懂
  • 新手必看!盆栽花盆挑選指南 | 5種超好養盆栽推薦懶人包 | 盆栽換盆時機大公開
  • 花五行開運法,招財又健康 | 五行花草這樣擺,居家風水超加分 | 新手必學!花五行佈置小技巧
  • 淺藍髮男生穿搭指南 | 藍髮型男保養秘訣 | 淺藍髮色男生這樣染
  • 颱風天必看!這些梗圖太中肯 | 颱風假在家就靠這些梗圖了 | 台灣人颱風天都在傳這些圖
  • 基督徒寶寶取名靈感大公開! | 2025最新基督徒取名指南 | 給寶貝取個屬靈好名字
  • 延伸閱讀